金刚经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系的重要经典,屡经重译,历代注疏研习者无数。在佛教史上,该经可谓流传范围最广、传诵时间最长的经典之一,而且对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重大影响。丁福保笺注,尊重原典及大乘义理系统,简择得宜,征引广博,并将《金刚经》之精义概括为本体、修习、究竟三大部分,与佛法的境、行、果修学体系颇为契合。

作者简介: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江苏无锡人。近代藏书家、目录学家,著名佛教居士。先后出版《佛经精华录笺注》《六祖坛经笺注》《心经笺注》《佛学指南》《佛学起信论》《说文解字诂林补遗》《古钱大辞典》《古泉学纲要》等著作。

原文摘录: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 关于轮回

* 佛教认为,众生之所以轮回,就是因为众生有无明的惑然,妄认为自己所感知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明白事物空性的本质。不明白事物的真相,就是由无明带来的愚痴。由于愚痴,便产生了各种执著,由于自己的执著,便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产生了贪心,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生起了嗔心,因贪嗔痴而造业,因造业而受报,从而轮回不息,不能解脱。

2. 关于识根境

* 我们所认识的所谓的世界,其实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实实在在的本体,不同的生命形态(即具有不同的识和根的生命),对它的认识(即境)可以完全不同。

3. 关于缘起性空

* 因一切法因缘和合而有,最终莫不散坏,无有恒常不变的本体,所以说一切法都是空性。

* 说诸法“空”,并不是说诸法“没有”。因为一切法是因缘生,所以说诸法空,这是在说各种“现象”背后,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本体”,并不是在说“现象”本身不存在。

* “缘起”说明万事万物的“现象”,而“性空”则说明万事万物的本体。缘起和性空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

* 故而经说,佛未曾破一法。因为本来就没有法可破,佛只是在破除众生心中对法的执著。

* 佛在初期教化众生,不说一切法空,因为众生心中的执著要靠法来对治,如果一开始便说一切法空,大部分的众生可能都无法接受。再者说,解脱轮回证阿罗汉果,只要证人我空便可,不需要证一切法空。

* 彻底清静乐无明,就叫无上正等正觉,这无上正等正觉本身,也是性空相离。

4. 关于诸法皆空

* 既然一切法空,那到底心要安住在什么上面呢?既然没有众生,还要不要发大悲心呢?是不是住在一切法空的见地之中就是修习般若波罗蜜了呢?这实际上是须菩提尊者请佛开示具有初步的空性正见… (查看原文)

mathbao
49赞
2012-11-24 01:16:18

—— 引自章节:全书

在佛的经典里有这样的记载:印度恒河边上有无数的饿鬼,累年累月受饥之苦,连水都喝不上一口。为什么就在恒河边的饿鬼居然看不到恒河的水呢?其实并不是他们见不到恒河水,而是他们见到的恒河水竟然变成了不能饮用的脓血。
我们人类所见到的水,在饿鬼众生看来并不是水,而是脓血。其他道的众生看水时,是不是也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水在鱼类的眼中是它们的官殿,在天人的眼中则是美妙的甘露。六道众生对“水”的认识并不相同。这说明能认识的主体不同,被认识的同一客体也会变得不同。
现代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原理”,也说明了主体对客体的影响作用。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了被认识的客体,并不具有一定不变的实质,这就是一切现象空性的原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任何理由以自己的认识,去否定别人的认识。你所见的世界,仅属于你;人类所认识的世界,属于人类:鬼和天人都不会见到人类所见到的世界。 (查看原文)

驯路🦌
13赞
2021-05-09 19:15:21

—— 引自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