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主要收入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该章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并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

作者简介:

编者引言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第一卷 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
序言
第一章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Ⅰ]
一费尔巴哈
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
[Ⅱ]
[Ⅲ]
[Ⅳ]
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第一卷和第二卷重要论述摘编
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真正的社会主义”
空想共产主义的社会现实基础
私有制与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自由的制约
私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相互对立和统一的物质根源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资产阶级与国家
资产阶级功利论
资产阶级享乐哲学
德国市民等级的历史及其典型特征
共产主义是用实践手段来追求实践目标的最具有实践性的运动
共产主义与消灭私有制
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共产主义的社会组织将消除由旧的分工造成的弊端
无产者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
在革命活动中无产者改变自身和改变环境是同步的
思想和语言都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
注释
人名索引
插图
《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的一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
1938年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文节译本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最后,分工还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发地形成的社会中,也就是说,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原来,当分工一出现之后,每个人就有了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饭后从事批判,但不并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抹煞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查看原文)

忽如远行客
2 回复
6赞
2020-01-19 11:20:35

—— 引自章节:1.历史……………………………………………………………………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适应的理想。我们所成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查看原文)

忽如远行客
2 回复
6赞
2020-01-19 11:20:35

—— 引自章节:1.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