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典藏版)》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兵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孙子兵法(典藏版)》对中国历代军事家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

《孙子兵法(典藏版)》共13篇,约6000余字,但言简意赅,让人回味无穷,正可谓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它从“始计”开始,到“用间”结束,把用兵中的各个侧面、各个环节都论述得细密而周全。特别是由于它使用“舍事而言理”的叙述方式,将战争中的计与战、力与智、利与害、全与破、迂与直、数与胜等等的相互冲突又相互连结的辩证关系,分析得鞭辟入里,更显示出它特有的哲理之光。

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子》序《史记·孙子列传》第一篇 始计篇第二篇 作战篇第三篇 谋攻篇第四篇 形篇第五篇 势篇第六篇 虚实篇第七篇 军争篇第八篇 九变篇第九篇 行军篇第十篇 地形篇第十一篇 九地篇第十二篇 火攻篇第十三篇 用间篇附录一 孙子其人附录二 中外名人评孙子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查看原文)

七夕
1 回复
14赞
2017-12-03 03:09:56

—— 引自第31页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查看原文)

Re:gulus
9赞
2022-04-10 20:48:12

—— 引自章节: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