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论幸福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如果你可以在旧书店里找到一本罗素的《幸福之路》(本书另一译名),也请用心阅读,这本书虽然是三十年前写的,可是因为书中充满智慧及富有哲理的话很多,这些话永远不会过时,所以对今日的读者,仍然有所裨益。

——《傅雷家书》

本书写给这样一类人——他们有足够的收入保证吃住,而且身体健康,没有经历过重大的灾祸,也不曾当众受辱。

为什么你明明过得还可以,却始终感觉不到幸福?

罗素先生说: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根治日常不幸!

本书就是诺奖得主、哲学家、数学家罗素写给你的生活哲学。他用数学家的理性思维和哲学家的严密逻辑,条分缕析了让我们不幸福的原因和让我们幸福起来的方法,并给出了诚恳的建议。

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毕业于剑桥大学,涉猎极其广博,是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之一,被誉为“世纪的智者”。

罗素一生著述七八十种,代表作有《罗素论幸福》《西方哲学史》《数学原 理》等。1950 年,罗素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罗素曾受梁启超邀请,于1920—1921年间到中国讲学,与中国的知识分子等社会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年轻时代的毛泽东曾经在长沙担任其演讲的书记员。罗素著有《中国问题》一书,孙中山称其为“唯一真正理解中国的西方人”。

前言
上篇 不幸福的原因
第一章 人为什么不幸福
第二章 拜伦式不幸
第三章 竞争
第四章 无聊与兴奋
第五章 疲劳
第六章 妒忌
第七章 负罪感
第八章 迫害妄想
第九章 畏惧舆论
下篇 幸福的原因
第十章 还有可能幸福吗
第十一章 热情
第十二章 爱
第十三章 家庭
第十四章 工作
第十五章 闲情逸致
第十六章 努力与放弃
第十七章 幸福的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渐渐地,我学会了对自己和自己的毛病不再介意;我开始愈加注意外界的事物:世界的状况,各种知识,以及我所喜欢的那个人。诚然,对外界的关注也有带来痛苦的可能:世界也许会爆发战争,某方面的知识也许难以获得,朋友也许会死亡。但是这类痛苦不像那类源于厌恶自己的痛苦那样,会破坏人生的本质。每种对外界的兴趣都会引起某种活动,并且只要那兴趣不减,这种活动便能完全抑制住苦闷。相反,对自己的关注绝不会导致任何进步的活动。它也许会使你写日记,对自己进行精神分析,或者去做修道士,但是一个修道士只有当修道院里的事情使他忘掉自己时才会愉快。他以为源于宗教的这种愉快,其实靠着清洁工的职业一样可以得到,只要他不是不得不当一名清洁工。对于那些过于自我专注以至无可救药者,外部的戒律是通往快乐的唯一途径 (查看原文)


1 回复
63赞
2012-08-11 22:39:59

—— 引自第20页

1.动物只要不患疾病,食物充足,就会很快乐满足。人也应该如此,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这种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世界的错误看法、错误的伦理观、错误的生活习惯所引起的。其结果导致了对那些可能获得的事物的天然热情和追求欲望的丧失。
2.放弃某些向往的目标——例如关于事物的不容置疑的知识的获得——因为实际上不可能得到它们。
3.幸福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对外界事物的关心也有可能带来各自的痛苦,如战争、失去朋友等,然而这种痛苦不会摧毁生活的本质因素。而那些由于对自我的厌恶产生的痛苦,则往往会给生活的本质方面以灭顶之灾。
4.自恋,包括对自我的爱慕和希望得到别人的爱慕的习惯。某种程度的自恋是正常的,然而一旦过头了,它就会变成一种恶习。当虚荣达到某种程度时,对他人就不会再有真正的兴趣,从爱情中也不能达到真正的满足。
5.一个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是不值得称道的,人们不会如他所自认为的那样去看待他。虚荣心,一旦达到某个极点,便会由于自身的原因扼杀任何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并且不可避免的导致倦怠和厌烦。
6.虚荣心的根源一般在于自信心的缺乏,疗养的方法在于培养自尊。
7.典型的不幸福的人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因为没有一些方面的满足,于是把这种满足看的比任何一种其他方面的满足更为重要,一生只朝着这个方面苦心寻求;他们仅仅对成功,而不是对那些与此相关的活动本身,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和重视。
8.今天,许多聪明人以为自己已经把所以早年的热情看透,从而确信再没有什么值得为之生活下去了,且这样的人还在增多。
9.人同其他动物一样,对一定量的生存竞争较为适应,而在生活中的一切极易满足时这一努力的丧失就使他失去了幸福的一个根本要素。一个很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往往会认为:愿望的满足并不能带来幸福。需求对象的残缺不全,正是幸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10.只注视着未来,认为今天的全… (查看原文)

木慕石
8 回复
55赞
2012-10-20 09:15:39

—— 引自第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