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忏悔录》是卢梭在晚年写成的自传体小说。全书分为上下两卷,通过卢梭自己的坎坷一生反映社会对人的残害和压迫。它是卢梭晚年处于悲惨地时的悲愤自省、呕心沥血之作,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共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卢梭通过举世无双的自我忏悔,把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都展现在世人眼前,并引导读者去认识、去思考关于人和社会的深层次问题。

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主要著作有《忏悔录》《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1712年6月28日,卢梭出生于日内瓦共和国(今瑞士日内瓦)的一个贫苦家庭,出生后不久母亲去世,他由姑姑抚养。短暂的学习生涯结束后,从十几岁开始闯荡社会,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家庭教师……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卢梭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等地。

1778年卢梭在巴黎逝世,4年后,他的自传《忏悔录》出版。1794年卢梭的灵柩被移葬至先贤祠。

目录
主要人物表 01
作者的话 05
上卷
第 一 章 003  第 二 章 040  第 三 章 079
第 四 章 120  第 五 章 160  第 六 章 205
下卷
第 七 章 252  第 八 章 319  第 九 章 370
第 十 章 455  第十一章 509  第十二章 551
译后记 61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我以沉思默想书中曾使我最感兴趣的环境来自娱,我追忆那些环境,我改变它们,综合它们;我要变成我所想象的人物之一,并使我所设想的那些空中楼阁恰恰适合我的身分。我总是把自己放在我感到最称心如意的地位。到了最后,我已完全处在我所玄想的环境中,竟至把我极端不满的现实环境都忘掉了。由于我喜欢这种空中楼阁,又容易到那里去神游,结果,我就讨厌起我周围的一切,养成了爱好孤独的性格,从此以后,我始终是一个爱好孤独的人。乍看起来,这种性格显然是极端恨世的,十分阴郁的,然而实际上,它是从一颗充满热情、善良、温和亲切的心产生出来的,而这颗心,由于找不到跟它相似的心,就不得不耽于幻想了。
________________

那种通过询问去了解别人的冷淡态度,是自以为有学识的女人的通病。他们想丝毫不暴露自己的心事,而达到洞悉别人心事的目的;但是她们不了解,这样做会打消别人向她们暴露心事的勇气。一个男人只要受到这种询问,马上便会提防起来;如果他认为这并不是对他真正的关心,而只是要套他的话,那么,他的反应不是说谎就是一言不发,或者更加戒备;他宁肯让别人把他当作傻瓜,也不愿意受那好奇者的哄骗。一方面隐瞒自己的心事,一方面要了解别人的心事,这终究是个坏方法。
________________

羞耻是造成我的无耻的唯一原因。
________________

持续不断、始终不懈地尽自己的本分,所需要的毅力并不亚于完成英雄事业所需要的毅力。
________________

我觉得自己一年一年的大了,我那不安的气质终于显示了出来,这最初的爆发完全是无意识的,使我对于自己的健康感到惊慌,这比其他什么事情都更好地表明,我在此以前是多么纯洁。不久,我这种惊慌消除了,我学会了欺骗本性的危险办法,这种办法拯救了象我这种性情的青年人,使他们免于淫佚放荡的生活,但却消耗着他们的健康、精力,有时甚至他们的生命。这种恶习,不仅… (查看原文)

燃える海
38赞
2012-04-18 10:24:44

—— 引自第1页

只要我口袋里有钱,我便可以保持我的独立,不必再费心思去另外找钱。穷困逼我到处去找钱,是我生平最感头痛的一件事。我害怕囊空如洗,所以我吝惜金钱。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当奴隶的一种工具。正因为这样,我才牢牢掌握自己有的金钱,不贪没没有到手的金钱。
所以说,我的淡泊不过是出于懒惰罢了。我觉得,有钱的乐趣抵偿不了求财的痛苦。 (查看原文)

Tahitixx
7赞
2019-08-04 15:13:37

—— 引自章节:我一出现,就可以囊括宇宙,但是,我并不想囊括整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