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发表于1801年的《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历来被视为黑格尔的重要作品。表面上看,这部作品梳理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位重要人物——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体系,并试图澄清两者的根本区别。但实际上,黑格尔通过比较这两位哲学家的思想,发展出自己的哲学观点,尤其是对绝对精神的理解。
在黑格尔看来,费希特的哲学过于侧重于主观性,而谢林的哲学虽然更注重自然与精神的统一,但他的尝试没有成功克服对立。因此黑格尔认为,真正的哲学应该超越这种主客观的对立,通过辩证法揭示出绝对精神在自然和人类历史中的自我展现和自我认识过程。也正是这一洞见,让本书成为黑格尔后来哲学体系的重要基石。
作者简介: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唯心主义集大成者,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求学于图宾根大学(与谢林、荷尔德林为同窗),先后任教于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主要著作有《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1801)、《精神现象学》(1807)、《逻辑学》(1812-1816)、《哲学科学百科全书》(1817)、《法哲学原理》(1821);除此之外,《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等课堂讲授录也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呈现。
译者王志宏,译有黑格尔《伦理体系》、拜塞尔《黑格尔》(合译)、海德格尔《研讨班》(合译)、彼得·奥斯本《时间的政治》、劳伦斯·E.卡洪《现代性的困境》等书。
前言
当前哲学思考呈现出的一些形式
诸哲学体系的历史观
哲学的需求
反思作为哲学思考的工具
思辨和健全的人类知性之间的关系
以绝对的基本原理的形式出现的哲学原理
先验直观
理性的假设
哲学思考和哲学体系的关系
对费希特体系的阐述
谢林和费希特的哲学原理之比较
[论莱茵霍尔德的观点和哲学]
德汉术语对照
德汉著作名对照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The other presupposition may be taken to be that consciousness
has stepped out of the totality, that is, it may be taken to be the split
into being and not-being, concept and being, finitude and infini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dichotomy, the absolute synthesis is a beyond, it is the undetermined and the shapeless as opposed [16] to the
determinacies of the dichotomy. The Absolute is the night, and the
light is younger than it;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m, like the
emergence of the light out of the night, is an absolute difference-the
nothing is the first out of which all being, all the mainfoldness of the
finite has emerged. But the task of philosophy consists in uniting
these presuppositi… (查看原文)
Walt
2017-01-24 15:47:43
—— 引自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