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科学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阐明科学研究的本质——观测程序、论证方式、表述与计算方法、哲学假设,以及从认识论、形式逻辑、科学方法论和形而上学的角度评价其有效性的依据。
本书介绍了科学哲学的所有主题,包括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说明的定义和模型,定律的必然性和说明力,科学理论的建构和运作,科学史的挑战与科学革命的范式转变,后现代主义与“科学大战”,以及女性主义、相对主义等科学哲学面临的困难。
作者对该领域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复杂的介绍,试图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性质、方法和限度的读者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这本书)树立了该研究领域的标杆,是所有严肃的科学哲学问题思考者的必读书。
——W.拉斯·佩恩,《教哲学》杂志
作者简介:
亚历克斯·罗森堡(Alex Rosenberg),美国杜克大学哲学系R.泰勒·科尔讲座教授、生物哲学中心副主任。曾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学术团体协会和古根海姆基金会研究员,1993年获拉卡托斯奖(Lakatos Award)。著有The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Science(1985)、Economics-Mathematical Politics or Science of Diminishing Returns?(1994)、The Atheist’s Guide to Reality(2011)等。
李·麦金太尔(Lee McIntyre),美国波士顿大学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中心研究员。著有Respecting Truth(2015)、Post-Truth(2018)、The Scientific Attitude(2019)等。
【译者简介】
张卜天,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科学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长聘教授,哲学系双聘教授,清华大学科学人文经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国际科学史刊物ISIS编委。研究方向为西方科学思想史、自然哲学史、科学与宗教等。主编主译“科学源流译丛”“科学史译丛”“世界科普名著译丛”等丛书,翻译学术著作60余种,深受读者好评。
第四版序言 i
第1章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1
概 述 1
什么是哲学? 2
哲学与科学的产生 3
科学与哲学的划分 6
如果科学完成之后没有问题了怎么办? 8
作为科学哲学的哲学的简史 10
小 结 24
研究问题 25
阅读建议 26
第2章 科学哲学为何重要? 27
概 述 27
科学问题与关于科学的问题 27
现代科学对哲学的意义 31
科学的文化意义 39
为什么科学是被普遍接受的西方文化唯一特征? 43
小 结 45
研究问题 46
阅读建议 47
第3章 科学说明 49
概 述 49
定义科学说明 50
定律在科学说明中的作用 53
覆盖律模型 56
覆盖律模型的问题 60
关于科学说明的一种竞争性构想 67
小 结 72
研究问题 74
阅读建议 74
第4章 为什么定律能够说明? 77
概 述 77
什么是自然定律? 78
支持反事实作为定律必然性的一种征兆 79
反事实和因果关系 83
认真对待律则必然性 85
否认显而易见的东西? 95
小 结 98
研究问题 100
阅读建议 101
第5章 因果关系、不精确定律和统计概率 103
概 述 103
原因作为说明者 105
“ 如果其他情况都相同”的定律 111
统计定律和概率原因 115
说明作为统一 119
小 结 122
研究问题 123
阅读建议 123
第6章 生物学和“特殊科学”中的定律与说明 125
概 述 125
对原因说明的不满 126
“ 特殊科学”中的专有定律 129
功能定律与生物学说明 133
说明目的还是把目的说明过去? 138
从可理解性到必然性 139
小 结 144
研究问题 145
阅读建议 146
第7章 科学理论的结构 149
概 述 149
理论如何运作:牛顿力学的例子 150
理论作为说明者:假说—演绎模型 157
牛顿力学与理论的哲学意义 165
小 结 171
研究问题 172
阅读建议 173
第8章 关于科学理论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 175
概 述 175
还原、取代和科学进步 176
理论术语问题 185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196
小 结 206
研究问题 207
阅读建议 208
第9章 理论构建与模型构建 213
概 述 213
理论与模型 214
理论和模型的语义与句法进路 219
案例研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224
进化生物学中的模型与理论 229
小 结 234
研究问题 235
阅读建议 236
第10章 归纳和概率 237
概 述 237
归纳问题 238
统计和概率来解围? 245
贝叶斯定理到底能有多大帮助? 254
小 结 262
研究问题 263
阅读建议 263
第11章 确证、证伪、亚决定性 267
概 述 267
假说检验的认识论问题 268
归纳作为伪问题:波普尔的策略 274
亚决定性 280
小 结 286
研究问题 287
阅读建议 288
第12章 科学史的挑战 291
概 述 291
历史在科学哲学中的作用? 292
新范式与科学革命 299
科学研究纲领是理性的吗? 306
小 结 311
研究问题 312
阅读建议 313
第13章 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 315
概 述 315
蒯因与第一哲学的屈服 315
自然主义、多重可实现性和随附性 322
自然主义的辩护问题 330
小 结 332
研究问题 333
阅读建议 333
第14章 科学的争议性 335
概 述 335
方法论的无政府主义 336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 强纲领” 339
后现代主义与科学大战 345
索卡尔骗局证明了什么吗? 348
科学主义、性别歧视和重要真理 351
小 结 358
研究问题 359
阅读建议 360
第15章 科学、相对主义和客观性 363
概 述 363
相对主义与概念图式 363
处理不可公度性 368
结语:概念图式的几个概念 373
研究问题 375
阅读建议 375
参考文献 37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科学)客观性的这些反对者不能二者兼得。事实上,甚至可以指责他们具有最深层次的不融贯,因为他们声称提供了反对科学客观性的论证。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这些论证?它们是否构成了支持其结论的客观基础?当其对手的论证总是循环论证时,是什么使他们的论证和证据具有证明性?这些问句并不能把争论推进得很远。
这主要是因为,科学客观性的反对者无意于说服他人相信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的辩证立场在很大程度上是防御性的,旨在保护思想生活领域不受自然科学的霸权。为此,他们只需质疑科学将排他性作为一种“认识方式”自居。科学客观性的这些反对者不能也不必为一个比认知相对主义更强的论题辩护。
因此,科学客观性的反对者的最强有力的论据是意义的不可公度性,它将范式和理论与互译隔离开来。不可公度性意味着,从另一种理论的角度对任何理论的批评都是不可理解的。此外,把这一学说称为自我反驳是不够的,因为为了将它传达给事先没有达成一致的人,这一学说必定为假。对于科学客观性的反对者来说,这种归谬论证是无所谓的,他们没有兴趣说服别人,而是捍卫自己的观点是不可战胜的。 (查看原文)
元非
3赞
2024-10-22 11:12:21
—— 引自章节:相对主义与概念图式 363
请注意,科学知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这些方法不能声称提供了关于科学的真实本性的知识,而不承认和接受确实存在知识这种东西。因此,它们需要最低限度地解释信念如何可以是真的和合理的,因为那毕竟就是知识,可以用有意义的陈述来表达的关于事物的得到辩护的真信念。例如,它们必须承担责任,检验他们明确或暗中相信的社会制度的结构和功能理论。在这样做时,它们必定已经接受了传统科学哲学已经确认并试图阐明的最低限度的共同点。到目前为止,本章所讨论的科学社会学者强烈反对哲学家当中关于科学的传统主张,但接受了构成世界知识或科学的任何主张所需的认识论和逻辑约束。 (查看原文)
元非
2 回复
1赞
2024-09-16 09:29:55
—— 引自章节:科学知识社会学的“ 强纲领”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