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清华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汪民安力作※
探究无孔不入的权力,
抵抗现代社会对人的规训,
完整而清晰地勾勒福柯思想谱系
【编辑推荐】
福柯所研究的对象大多从未进入过学院的视野,他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们或抽象或具体、或奇诡或晦涩。除了尼采之外,人们甚至在这里看不到什么来源,他的书好像从天而降,不在学术体制和学术传统之中。但时至今日,他开拓的那些主题和思想几乎全面征服了学院而变成了学界时尚,吸引了无数后来者。
福柯是尼采的信徒,汪民安教授亦是“作为一个信徒来写这本书”、来呈现他的福柯。21世纪初,他在无数个深夜面对着福柯那些既凶险阴郁又熠熠生辉的文字,他被完全征服了,在一栋昏暗的高楼里执着而满怀激情地写作了这本书。《福柯的界线》是他早年间阅读福柯生前主要著作的一个总结,尔后二十余年里,他仍在持续地研读福柯,因为福柯的每部著作都强烈地吸引着他,带给他其他人的著作所无法带来的满足感,“作为一个读者,能够找到一个令他长久迷恋的作者是人生所特有的幸运”。
———————————————————————————————-
【图书简介】
福柯是当代世界极为重要的思想家,他雄心勃勃地试图对整个西方文化做一种全景式的勾勒:从希腊思想到20世纪的自由主义,从哲学到文学,从宗教到法律,从政治到历史,他无所不谈。他深刻影响了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与酷儿理论等各种时代思潮,其思想辐射力超过了任何一位当代思想家。
在本书中,汪民安教授从理性/疯癫、话语/知识、权力/身体、伦理学/美学四个维度,深入而清晰地论述了福柯的总体思想。作者考察疯癫与非理性、考古学与谱系学,揭示福柯对规范的逾越、对诗意的渴望。福柯以权力理论闻名于世,但在作者看来,他研究的总的主题不是权力,而是主体。他旨在探究:今天的主体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说,欧洲两千多年的文化发明了哪些权力技术和权力/知识来塑造出今天的主体和主体经验?福柯的著作如此地具有冲击力,以至于像一道闪电一样劈开了思想的历史沟壑:在他之后,思想再也不能一成不变地保持原样了。
作者简介:
汪民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现代艺术和文学。
导论1
第一章 理性/疯癫7
一 疯癫史7
二 疯癫氛围17
三 疯癫与空间26
四 疯癫与结构35
第二章 话语/知识54
一 医学的语法54
二 知识型与语法63
三 表征的考古70
四 人的诞生和死亡87
五 知识的自主和回归105
六 考古学和陈述116
七 话语的控制139
第三章 权力/身体149
一 谱系学和身体149
二 惩罚的结构和实践175
三 规训社会190
四 性的再生产208
五 生命权力、治理和种族215
六 权力、抵抗和战争230
七 权力和理性247
第四章 伦理学/美学262
一 牧师权力262
二 自我的界线与启蒙271
三 自我的技术与快感282
四 生活的艺术300
结语307
参考文献325
后记332
再版后记334
第三版后记336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福柯的社会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在模型上就出现了差异。倘若福柯的权力意指压制性的统治权力,那么,福柯的理论同样是一种深度模式,同样可能将压制和反压制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即便如此,福柯同马克思的分歧还是不可弥合的,在福柯这里,社会形态的变化与经济方式的联系极其微弱,福柯排除了劳动、生产方式、剥削和异化在社会理论中的位置,排除了它们在社会理论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他来说,社会形态同这个社会的一般权力形态是同质性的,君主权力就导致君主社会,规训权力就导致规训社会,权力形态的变化导致社会形态的变化。由于权力总是关系中的权力,总是任意两个不同点的权力,总是复数权力和网络中的权力,所以,它天然地就能将社会的诸要素关联起来,将这些要素以“权力”的方式组织起来,进而让这些要素按照权力的形态组织社会的形态。如果说阶级斗争构成社会形态,那是因为阶级斗争背后存在着冲突性的生产方式的话,那么,权力构成社会形态,是因为权力背后有什么在推动和制约着它呢?是什么能使权力组织社会形态?权力的背后什么也没有,它是反基础性的,权力就是权力。权力有这种天性,因为权力存在于任何差异关系中,只要存在着差异,就必定会产生权力,“权力不是某种可被获得、抓住、分享的东西,也不是人们能够控制或放弃的东西。权力通过无计其数的点来实施,它在各种不均等和流动的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来实施”。哪里有不均等的关系,哪里就会出现权力,权力就具有这种自发性和天生的敏感性。它瞬间生成而且无处不在,这样,社会本身不仅充斥着权力,它几乎就是由权力构成,由权力关系构成。这即是福柯从权力的角度对社会做出的理论诊断。在此,我们发现,福柯很少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等概念来描述历史和社会形态,在他那里,只有抽象的时间划分,只有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现代时期的划分,这些时期同从经济角度或政治经济的角度划分的社会形态并不吻合。由权力及权… (查看原文)
熊猫の大叔🌈
1赞
2023-12-19 18:45:15
—— 引自章节:三 规训社会190
德勒兹和尼采一样,将身体视作力的能量。尼采的那种永不停息的自我充实的权力意志,被德勒兹改造为欲望机器。德勒兹的欲望概念来自尼采的身体和权力意志概念。同身体一样,尼采的权力意志就是力的主动而积极的扩充,就是无止境的扩大再生产,就是反复增强和扩充力的领域。这样,根据权力意志引发而来的欲望概念,就同弗洛伊德和拉康的欲望概念截然相反。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拉康,都将欲望理解为一种缺失,即由于欲望对象的缺失而导致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说,欲望的对象不在了,主体因为这种不在而产生了欲望,这样,欲望就从缺失这个角度得以解释。欲望的本质,它的核心之处,就是缺失,对象的缺失。 (查看原文)
歩道橋
1赞
2024-01-02 21:07:45
—— 引自章节:一 谱系学和身体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