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用轻松易懂的写法,介绍了汉传佛教的历史。六道轮回是否存在?罗汉和菩萨谁的级别更高?坏人到庙里捐钱能否获得福报?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所有和佛学相关的疑问,这里都有解答。所有对佛教模糊的概念,这里都会进行清晰地分辨。对佛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松地看懂。
作者简介:
林欣浩,自由撰稿人。喜欢读书,相信一切外表高深的知识都要遵守简单的逻辑,希望能用最浅白的话讲清楚最复杂的道理。作品涉及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作品有《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等。
前言:高僧能算命吗?
一 黄巾民变的大漏洞
二 佛学故弄玄虚还是遵守逻辑?
三 和尚、比丘与头陀有什么区别?
四 为什么有好人受苦有坏人开心?
五 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
六 想成佛就不要做善事?
七 噤若寒蝉的御弟
八 失败者唐僧
九 世界是一个整体?
十 放下屠刀就能成佛?
十一 向孔丘鞠躬
十二 谁笑到了最后?
十三 念声佛号,佛就会来救我吗?
附:写在最后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佛教不认为有“天”,那么自然,也就不认为由“天”来制定的“命运”。佛教主张的是因果报应,所以佛教认为一个人遭遇的事情是由他之前的行为导致的“报应”,而不是外在的“命运”决定的。
==========
道家方士追求长生不老。道家又把老子当作自己的祖师,把《老子》奉为本教经典。但是《老子》上却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1]说人怎么可能长生不老呢?
==========
老庄写的是哲学作品,是求真的。要求真,就必须辩论出是非对错。一个观点,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不能含糊,否则这个学说就没有价值了。 然而要想讨论对错,就需要逻辑语言啊!
==========
我们前面说过,因为拒斥辩论,所以玄学家之间难以分出对错,玄学也难以进步。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里说: 我曾用一个比喻来说庄子的哲学道:譬如我说我比你高半寸,你说你比我高半寸。你我争论不休,庄子走过来排解道:“你们二位不用争了罢,我刚才在那埃菲尔铁塔上看下来,觉得你们二位的高低实在没有什么分别。何必多争,不如算作一样高低罢。”庄子这种学说,初听了似乎极有道理。却不知世界上学识的进步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世界上社会的维新,政治的革命,也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庄子的这种思想、见地固是“高超”,其实可使社会国家世界的制度习惯思想永远没有进步,永远没有革新改良的希望。
==========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
释迦牟尼还是在当王子的时候,有一次出城分别看到了生、老、病、死的百姓,于是感到人生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的痛苦,因此立志要追求解脱之道。 我们普通人或许会认为,人生有苦有乐,喜忧参半。然而在佛教看来,苦和乐的产生原因是不同的。 苦是因为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人为了生存,产生了种种欲望,比如要吃要喝,不能满足就会产生苦恼。因为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因此随之而来的苦是根本的、…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1赞
2015-03-10 10:02:00
—— 引自第1页
所以一个能生存到今天的部落,里面的成员一定会带有一种叫做“道德审查”的基因。带有这种基因的人类,对于成员之间谁付出了多少,谁索取了多少特别敏感。对于那些只索取不付出的人,会产生本能的、难以遏制的痛恨感。
这种基因保存到了今天,让我们产生了很多特殊的习惯。比如我们都喜欢聊八卦而且八卦的内容,大多是在批评周围人的道德问题。这其实就原始时代“道德审查”的表现。再比如我们在新闻里看到不公平的事情,明明和自己无关也会非常强烈的愤怒,些明显有失公平的案件,往往会激起全社会的众怒。
我们心里都会有一种巨大的冲动:我们非常希望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如果见不到这一点我们就浑身不爽,怨气冲天。 (查看原文)
小豹豹Kk
1 回复
3赞
2021-11-15 21:43:39
—— 引自章节:前言:高僧能算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