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人的自我寻求》的主题是关于个体人格如何在孤独的时代得以重建。本书从分析人的空虚、孤独与焦虑入手,解释现代人面临的严重心理困境,并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一混乱的根源是价值核心的丧失、自我感的丧失、语言的丧失和悲剧感的丧失等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因素。然后通过强调自我意识是人不同于动物的独特标志,力图论证它是人的自由赖以存在的基础。最后试图通过对自由、良心、勇气等传统价值作新的阐释而重新确立人格整合的目标。
作者简介:
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奥柏林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和在怀特研究院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及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了《咨询的艺术:如何给予和获得心理健康》、《焦虑的意义》、《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和《祈望神话》等20多部著作。
前言
第一部分 我们的困境
第一章 现代人的孤独和焦虑
第二章 混乱的根源
第二部分 重新发现自我
第三章 成为一个人的体验/
第四章 存在之斗争
第三部分 整合的目标
第五章 自由与内在力量
第六章 创造性的良心
第七章 勇气,成熟的美德
第八章 人,时间的超越者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当一个人确定自己方向的习惯方式受到了威胁,而且当一个人周围没有其他人时,那他就会被掷回到内部资源的内在力量中,而这正式现代人已经忽略加以发展的东西。
被社会接受、“被他人喜欢”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是因为它们可以阻止孤独感的迫近。一个人被舒适的温暖所包围;他已经融入了这个群体中。他再次被吸收了——用 极端的精神分析来说,他好像将要回到子宫中。他暂时摆脱了孤独;但这却是以放弃他作为独立本体的存在为代价的。而且他放弃了一种最终将使他建设性地战胜孤独的东西,即发展他自己的内在资源、力量和方向感,并以此作为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的基础。这些“被塞满了的人”注定会变得更加孤独,无论他们怎样“相互依靠在一起”;因为空洞的人不具备学会如何去爱的基础。
(查看原文)
EnergeticHydra
13赞
2012-04-05 12:24:32
—— 引自第19页
自由是人参与他自己的发展的能力。它是我们塑造自己的能力。自由是自我意识的另一面。……
自我意识给了我们力量,使我们能够置身于刺激与反应之间刻板的链条之外,使我们可以再次与反应之间有所停顿,而且通过这种停顿,我们可以权衡一下问题的两个方面,从而决定将要作出的反应。
自我意识与自由的相配表现在下面的事实中,即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弱,他就会越不自由。这就是说,他越多地受控于抑制作用、压抑以及那些他已经有意识地去“遗忘”但却仍然在潜意识中驱使他的儿童期条件作用,他就越会收到那些他无法控制的力量的推动。……
随着这个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我意识,他的选择范围和自由也会成比例地增加。自由是逐渐增加的,带着自由的一种要素做出选择,就会使得更为自由地作出下一个选择成为可能。自由的每一次行使都会扩大自我这个圆圈。
我们并不是暗示说,在人们的生活中没有无数的决定论影响。……无论人们怎样为决定论的观点进行辩护,他还是必须承认存在有这样一个边缘地带,在其中,敏感的人能够意识到是什么在决定着他。而且即使在开始的时候只是以一种非常微细的方式进行意识,但是对于将如何对那些决定着他的因素作出反应,他还是能够说上一些的。
因此,自由表现在我们如何与生活中的决定性现实发生联系的方式上。……
“自由对决定论”的争论是基于错误的基础的,就像认为自由是一种被称为“自由意志”的绝缘电按钮是错误的一样。自由表现在个人生活与现实的一致性上–现实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就像是休息与进食的需要,或者最终的现实就是死亡。迈斯特.爱克哈特在一次敏锐的心理学忠告中表达了这种关于自由的观点,“当你受到挫折时,发生故障的是你自己的态度“。当我们不是通过盲目的必要性,而是通过选择来接受现实时,这就涉及了自由。这就意味着,对于局限性的接受根本就没有必要成为一种”放弃“,相反可能而且也应该是自由的一种建设性行动;而且相… (查看原文)
吴紫苏
9赞
2012-11-05 15:12:43
—— 引自第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