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 清华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汪民安力作。
★ 以爱欲的谱系,洞察文明的秩序。
★ 汪老师的作品素来满怀理论激情、文笔优美、富于诗意,使原本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干货”化身为迷人的智识盛宴,让人爱不释手。
=======================
【编辑推荐】
如果说在前现代时期人类崇尚真理、勇于追求尘世之爱,那么在现代我们则丧失了主体性,完全活在世俗理性的庞大阴影之下。那么人的高贵性何在?汪老师这部作品就是对当下晦暗之爱的探究,他希冀我们突破时代的局限性,追求纯粹的爱、至高无上的爱、在工具理性下几无可能的爱。他试图重新唤起人之高贵性。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华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汪民安深入探讨“爱欲”这一主题的力作。全书分为“爱欲的谱系”“转向”和“爱欲的政治”三个部分。在上篇中作者梳理了柏拉图、苏格拉底、奥古斯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构建的“爱欲的谱系”,从真理之爱、神圣之爱、尘世之爱这三个维度,再现前现代时期人类高贵而神圣之爱。“转向”这部分辨析笛卡尔、斯宾诺莎如何在理性主义的旗号下为爱建立一个科学解释模式。下篇“爱欲的政治”分析黑格尔、海德格尔、拉康、弗洛姆、巴迪欧等关于爱欲的思想,书写人类试图在现代性中摆脱工具理性对爱的驯服,进而实现爱之救赎。
作者简介:
汪民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现代艺术和文学。
上篇 爱欲的谱系
第一章 真理之爱························3
第二章 神圣之爱························33
第三章 尘世之爱························88
转向
第四章 爱的几何学和地理学························159
下篇 爱欲的政治
第五章 承认························183
第六章 事件························209
第七章 奇遇························243
附录
论友谊························27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爱欲的最高阶梯,应该是神圣的知识和真理。因为只有知识和真理才能不朽。爱欲正是在爱真理的意义上才会导向人的不朽。就个体生命而言,爱欲是人和神的通道,是偶然性和永恒性之间的通道。更重要的,它还是另一个意义上的通道:知识传递的通道。借助爱欲,知识和真理可以一代代传递下去。通过爱欲,爱者让被爱者领悟、获取和发现知识;也让知识的获取者继续传递和发现知识。 (查看原文)
韧勉
9赞
2022-07-30 11:57:22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真理之爱······················
爱,奋力地将家族推向身后,以自主选择的形式出现,它阻挡了各种各样社会目光的窥探,法律也巩固了这样独立的选择。漫长而声势浩大的女性主义运动伴随着这个自主选择的艰难历程。爱的主体形象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现。但是,这里的自由选择并没有脱离权衡和计算的范畴。自由是计算的自由,选择是市场的选择。如果说,自由始于市场的自由交换,那么,今天的恋爱和婚烟自由不过是将婚恋自由推向了市场。爱和市场彼此找到了各自中意的温床。 爱抛弃了陈旧的家族框架,但是将自身交付给了新型的市场框架。人们如果不依靠家族、不依靠社会习惯、不依靠传统的编码来选择爱恋对象的话,他们会依靠市场习惯来展开新的爱欲选择。就像人们越来越愿意按照市场来做各种选择一样,人们开始在自由市场框架中训练和学习爱与婚姻。人们将经济盘算引入爱情编码中。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的特殊之处在于将劳动力转变成商品,而资本主义的爱的法则是将个人的身体转化为商品。人们都有各种标准来计算自己的价格:年龄、身体、形象、职业、物质财富,以及整个人所特有的魅力光晕,这些都是情爱市场交换的砝码。市场也毫无意外地为爱开辟出一块崭新的面对面的协商空间。在网络、电视,甚至在某些特定的现实公共空间中,无数的人在这个爱的市场空间徘徊选择,他们在找一个合适的伴侣商品。一旦无法成交,人们宁可待在自己的空间,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这个空间中,每一次个人自由的爱和婚姻的选择,每一次特立独行、出乎意料的选择,每一次看起来具有社会爆炸性的爱恋选择,其背后都耸立着精心计算的市场交换格栅。爱,不再有任何风险,爱无处不在,但爱也无处存在。 (查看原文)
韧勉
8赞
2022-07-31 16:36:17
—— 引自章节:第七章 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