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是关于研究西方哲学史的专著。哲学史旨在有联系地阐述那为解决存在问题或使人了解我们的经验世界而作的各种尝试。它是从古至今探源究理的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不仅按年代列举和解释各种哲学理论,而且研究各种哲学理论彼此的关系、产生的时期,以及提供哲学理论的思想家。每一种思想体系或多或少地有赖于其所由兴起的文明、以前各种思想体系的性质,及其创始者的个性;它又反过来对当代和后代的思想和制度发生很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弗兰克·梯利(1865-1934),美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曾任教于密苏里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康乃尔大学。在大学讲授哲学史多年。以其讲义为基础编写的哲学史著作《西方哲学史》一书在西方哲学界颇受好评,已成为美国各大学哲学系广泛采用的哲学史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葛力,教授。1941年获燕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四川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任都教。1953年获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54年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教员。后任中共中央学校教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著有《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主编《现代外国哲学》,译有《西方哲学史》。

序论
第一编希腊哲学
第一篇自然哲学
第一章早期希腊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希腊哲学史(3),第二节自然和社会条件(3),第三节政治(4),第四节文学(4),第五节宗教(5),第六节哲学(7),第七节希腊哲学概观(7)
第二章前智者学派哲学的发展
第三章实体问题
第一节泰勒斯(12),第二节阿那克西曼德(13),第三节阿那克西米尼(14)
第四章数的问题
第一节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15),第二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论(17),第三节天文学(18)
第五章变化的问题
第一节永恒和变化(19),第二节赫拉克利特(20),第三节埃利亚学派(24)
第六章变化的解说
第一节破谜(28),第二节恩培多克勒(29),第三节阿那克萨哥拉(31),第四节原子论者(34)
第二篇知识和行为问题
第一章智者时期
第一节思想的进步(40),第二节希腊的启蒙时期(41),第三节智者(44),第四节智者活动的意义(47)
第二章苏格拉底
第一节苏格拉底的生平(49),第二节真理问题(51),第三节苏格拉底的方法(53),第四节伦理学(57),第五节苏格拉底的弟子(59)
第三篇重建时期
第一章柏拉图
第一节柏拉图和他所研究的问题(60),第二节辩证法(63),第三节理念论(65),第四节自然哲学(67),第五节心理学(70),第六节伦理学(71),第七节政治学(73),第八节柏拉图在历史上的地位(76),第九节柏拉图学派(77)
第二章亚里士多德
第一节亚里士多德探讨的问题(78),第二节哲学和科学(82),第三节逻辑学(83),第四节形而上学(86),第五节物理学(89),第六节生物学(91),第七节心理学(92),第八节伦理学(93),第九节政治学(97),第十节逍遥学派(98)
第四篇伦理问题的探讨
第一章概观
第二章伊壁鸠鲁主义
第一节伊壁鸠鲁和他心目中的哲学(103),第二节逻辑学(104),第三节形而上学(105),第四节心理学(107),第五节伦理学(108),第六节政治学(109)
第三章斯多葛主义
第一节芝诺及其学派(110),第二节逻辑学(112),第三节形而上学(115),第四节宇宙论(117),第五节心理学(118),第六节伦理学(119),第七节政治学(121),第八节宗教(122),第九节希腊伦理学的要点(122)
第四章怀疑主义和折中主义
第一节怀疑主义学派(124),第二节怀疑学派的学说(125),第三节后期怀疑派(127),第四节折中主义(127)
第五篇宗教运动
第一章犹太希腊哲学
第一节哲学和宗教(129),第二节犹太希腊哲学的起源(130),第三节斐洛(132)
第二章新柏拉图主义
第一节新毕达哥拉斯主义(134),第二节新柏拉图主义(135),第三节普罗提诺(136),第四节提尔的波尔菲里(141),第五节扬布利可(142),第六节雅典学园的终结(142)
第二编中古哲学
第一篇基督教神学的兴起
第一章基督教的开端
第一节宗教复兴(147),第二节基督教(147),第三节基督教和古典文化(148),第四节经院哲学(149)
第二章基督教神学的发展
第一节早期神学(151),第二节诺斯替教(152),第三节护教者(153),第四节护教者的学说(155),第五节逻各斯学说(157),第六节自由意志和原罪(160)
第三章奥古斯丁的宇宙观
第一节奥古斯丁(161),第二节认识论(162),第三节神学(163),第四节心理学(165),第五节伦理学(166),
第六节意志自由(168)
第二篇经院哲学的开端
第一章黑暗时期
第一节新民族(171),第二节学术研究的开端(172)
第二章中世纪的精神和基督教哲学
第一节教会的权威(174),第二节经院哲学所研究的问题(175),第三节经院哲学的特征(176),第四节经院哲学的阶段(177),第五节经院哲学的原始文献179
第三章约翰·司各脱·伊里杰纳
第一节传略(179),第二节信仰和知识(180),第三节泛神论(180),第四节神秘主义(182)
第四章一般概念的问题唯实论和唯名论
第一节早期经院哲学家(183),第二节洛色林的唯名论(184),第三节唯实论的意义(185)
第三篇经院哲学的唯实论的发展
第一章坎特伯雷的安瑟伦
第一节安瑟伦的哲学(186),第二节安瑟伦的同时代人(188)
第二章彼得·阿贝拉和十二世纪的经院哲学家
第一节阿贝拉(189),第二节夏特勒学派(191),第三节箴言集派(192),第四节索尔兹伯里的约翰(193)
第三章神秘主义和泛神论
第一节神秘主义(193),第二节泛神论(195)
第四章不安的征兆
第一节反对经院哲学(196),第二节组成学校(197),第三节发现了亚里士多德(198)
第四篇经院哲学的鼎盛时期
第一章阿拉伯哲学
第一节希腊的资料(200),第二节各种派别(201),第三节唯理主义者(203),第四节东方哲学的衰落(204),第五节西班牙学派(205),第六节犹太哲学(207)
第二章亚里士多德的卓越地位
第一节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207),第二节奥古斯丁的神学(209),第三节大阿尔伯特(209)
第三章托马斯·阿奎那
第一节托马斯·阿奎那略传(211),第二节哲学和神学(212),第三节认识论(213),第四节形而上学(214),第五节神学(215),第六节心理学(217),第七节伦理学(218),第八节政治学(223),第九节托马斯的追随者(223)
第四章反经院哲学的倾向:神秘主义、泛神论和自然科学
第一节神秘主义(224),第二节逻辑(225),第三节自然科学(225),第四节异端(227),第五节拉伊芒德·卢利(228)
第五篇经院哲学的衰落
第一章约翰·邓·司各脱
第一节反对托马斯(229),第二节邓·司各脱(230),第三节信仰和知识(230),第四节共相论(231),第五节神学(233),第六节心理学(234),第七节上帝和道德律(235)
第二章唯名论
第一节唯理的神学和共相(236),第二节威廉·奥卡姆(238),第三节唯名论和唯实论的对立(240),第四节奥卡姆的追随者(240)
第三章神秘主义
第一节正统和异端的神秘派(241),第二节埃克哈尔特大师242
第四章自由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中世纪的唯理主义(245),第二节国家主义的兴起(246),第三节异端倾向(248),第四节自由探索的精神(249)
第六篇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第一章新启蒙思潮
第一节理性和教权(252),第二节人文主义(253)
第二章新哲学
第一节柏拉图主义(254),第二节库萨的尼古拉(255),第三节真正的亚里士多德(257),第四节科学和哲学的改造(258),第五节逻辑的改造(258)
第三章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
第一节神秘主义(259),第二节自然哲学(262),第三节科学研究运动(263)
第四章布鲁诺和康帕内拉
第一节布鲁诺(265),第二节康帕内拉(266)
第五章新国家理论、宗教哲学和怀疑主义
第一节经院哲学的国家论(268),第二节马基雅维利(269),第三节新政治学(270),第四节近代国家的演变(272),第五节新宗教哲学(273),第六节怀疑主义273
第六章宗教改革
第一节宗教改革的精神(274),第二节新教的经院哲学(275),第三节亚科布·柏麦的神秘主义(276)
……
第三编近代哲学
增订本补遗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德性不是人生而有之的,而是过实践和教育获得的.德性意味着有完全的知识,所以只有成熟的人能够有德性。这里所作的假定是,人根据自己的判断而行动,他会自然追求他认为是好的,避免坏的。因此,坏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判断或错误的意见,斯多葛学派有时指出后者是激情或无节制的冲动、即过头的冲动的原因,有时又视之为结果。激情有四种,即欢乐、欲念、恐惧和悲伤。对当前的善作出错误的判断,引起欢乐,或被欢乐所引起;对未来的善作出错误的判断,引起欲念;对当前的恶作出错误的判断,引起痛苦;对将来的恶作出错误的判断,引起恐惧。所有这些激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各种激情的病态,我们不仅要使其有节制,而且要予以根除,这颇为自然,因为那是荒唐而逾常的感情。激情是错误的意见。因此,斯多葛学派的理想是摆脱激情或无动于衷。 (查看原文)

nous
4赞
2012-12-22 08:43:44

—— 引自第121页

二、理论宇宙论。

理性还试图把一切现象的客观条件归一终极和至高无上的境地、或一无条件的境地。我们构成一个自然整体的观念、宇宙的观念,把这看成是一切现象所依赖的原则,或者在现象本身中寻求一无条件的境地。无论是在哪一种情况,我们构成宇宙论的观念,都使自己陷于各种对立中,康德称之为二律背反:这种诡辩的命题既不能希望得到证实,也不怕来自经验的反驳。正题没有矛盾,而且植根于理性的必然性中,但是偏巧反题同样能够为自己的成立举出切实有力和必然的根据。

有四种这样的二律背反,其中的正题和反题都能得到证明。能够得到证明的有:(1)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或者是永恒的;世界在空间上是有限的,世界在空间上是无限的;(2)物体可以无限分割,物体不是可以无限分割,其中有单纯的部分,不能再进一步分割(原子);(3)世界上有自由,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按照自然的规律产生的;(4)世界上存在一绝对必然的神,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或它的原因。无论在世界以内或以外,世界上没有这样的神,作为它的原因。参与者喜爱一种论旨,而不喜爱另一种,只以他们自己的兴趣为转移,而不考虑真理的逻辑标准。凡是思想健全的人,如果他认识到他真正的利益,对正题或独断论会有一定的实际的兴趣。世界有一开端;我的能思维的自我是单纯而不可毁灭的;它是自由的,不为自然所强制;构成世界的事物全部秩序导源于原始的神,一切事物都从那里得到统一性和有目的的联系一这些都是伦理和宗教的支柱。反题或经验主义则剥夺或似乎剥夺了人所有的这些支柱。如果没有和世界不同的原始的神;如果世界没有开端,从而没有一造物主;如果人的意志不自由,人的灵魂像物质一样可以分割和毁灭,人的道德观念和原则就会失去全部的有效性,和构成它们理论上支柱的先验的观念一起衰落。

这还涉及到纯理论的旨趣问题。如果我们肯定正题中先验的观念,我们能够先验地思考一连串的全部条件,从… (查看原文)

周歪歪
2赞
2022-02-08 16:56:58

—— 引自章节:第三编近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