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当代思想家柄谷行人思想转折时期的重要作品。在开始于1980年代中期的“探究”连载中,柄谷行人将关注点转向“他者”或“外部”,而这一重点的转变,意味着针对柄谷行人自1970年代以来一系列思考的“态度变更”。
通过考察维特根斯坦、弗洛伊德、尼采、马克思等众多现代思想家,作者揭示了包含在一般交往行为和交易行为中的偶然性,不仅贯彻并强化了自《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以来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价值形态分析,而且为其后在《世界史的构造》中提出的“交换样式论”埋下了伏笔。
作者在该书中对于“唯我论”的批判和突破,以及他对于一系列哲学话语和文学话语的独创性运用,使得该书成为继《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之后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作者简介:
柄谷行人(1941— ),日本思想家、批评家,曾以夏目漱石研究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以马克思研究获得龟井胜一郎奖等,著述等身,代表作有《日本近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世界史的构造》《力与交换样式》等。作为曾被视为日本思想界“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思想家,柄谷以其独特敏锐的文本分析和极富想象力的思考,不仅深刻启发了日本学界和一般读者,也直接影响了包括齐泽克在内的众多当代西方左翼理论家。近年来,柄谷通过其“交换样式”理论完整地阐述了自身的思想体系,并于2023年获得博古睿哲学与文化奖。
王钦,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哲学博士,现为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准教授。译有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德里达《野兽与主权者(第一卷)》《赠予死亡》、中岛隆博《作为思想的语言》等。
中文版序 / 1
第一章 何谓他者 / 1
第二章 言说的主体 / 21
第三章 惊险的一跃 / 35
第四章 世界的边界 / 53
第五章 他者与精神分裂症 / 69
第六章 售卖的立场 / 83
第七章 积蓄与信用———从他者那里逃走 / 99
第八章 教与说 / 121
第九章 家族相似性 / 133
第十章 基尔克果与维特根斯坦 / 149
第十一章 他者之为无限 / 167
第十二章 对话与反讽 / 189
后记 / 210
“学术文库版”后记 / 212
人名索引 / 213
从“外部”出发———论柄谷行人《探究(一)》(代译后记) / 21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初看起来,这个问题等于是问,不具有任何通约可能性(com-mensurable)的不同事物如何等价。但是,(例如)在共同体内部,如在家庭内部那样,交换并不会遇到上述难题。而且,刚才的问题也可以作如下变形:相同的事物为什么在不同的共同体内具有不同价值?只有在共同体和共同体“之间”,交换才变成难题也可以说是交流成了难题。
马克思将这种交换关系表述为价值形态。也就是说,他将这种交换关系视作相对价值形态和等价形态的关系的非对称性。用流俗的话来说,就是卖的立场和买的立场之间的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绝不会得到扬弃。归根结底,它只会变成货币(所有者)和商品(所有者)的关系的非对称性,或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的非对称性。 (查看原文)
4everEtc.
2024-02-29 09:20:53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何谓他者 / 1
在这里,马克思看上去采取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但这并不是重点。事实上,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商品交换(等价)那里,不存在任何根据。正因为被等价,人们才认为存在某种可以通约的东西,而不是相反。人们根据习惯而进行交换。但这种习惯是“社会过程”的结果。
我认为,我们在这里要区分共同体和社会。所谓社会性,仅仅指涉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的交换(交流)关系。或者说,仅仅指涉根本上并不以共通规则为前提的场所那里存在的交换关系。反过来,从这一点看,我所谓的共同体(community)是什么,也就很清楚了。共同体的意思并不仅仅是村落、地域共同体和组织或国家。要言之,所谓共同体,乃是具有共同性,由一个语言游戏所封闭起来的“领域”。 (查看原文)
4everEtc.
2024-02-29 09:20:53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何谓他者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