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收录了荣格关于原型概念及其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关系的论文。集中讨论了集体无意识的原型、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母亲原型心理面面观、儿童原型心理学、个性发展过程研究、个性发展与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等问题。

作者简介:

卡尔•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他的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导读
I
Archetypes of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The Concept of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Concerning the Archetyp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nima Concept
II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the Mother Archetype
III
Concerning Rebirth
IV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
V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the Kore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Apirit in Fairytales
On the Psychology of the Trickster-Figure
VI
Conscious, Unconscious, and Individuation
A Study in the Process of Idividuation
III
Concerning Mandala Symbolism
IV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the Kore
术语汇编与简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原形——让我们永远别忘记它——是一个存在于我们所有人身上的精神器官。一种糟糕的解释意味着对这一器官的相应糟糕的态度,而这一器官则会因此受到伤害。但是最终的受害者本人便是那位糟糕的解释者(“自注:荣格曾称弗洛伊德为魔鬼”)因此,“解释”应当始终达到这样的水准:原型的功能性意义保持不受损害,以便意识心理与原型之间的准确且有意义的联系能得到保证。…它表征或体现隐晦的原始心理的某些本能性资料,即意识的真实而无形之源。 (查看原文)

Brasidas
2014-06-28 18:09:32

—— 引自第1页

对无意识的认同会导致意识的削弱,这便是危险所在,虽然如果人们不“制造”一种认同,他们就无法“认识自己”,但是他们是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体验他们对原型的认同,以及为它所支配。因此,在更为困难的情况下,加强与巩固自我比理解与吸收无意识产物远为必要。 (查看原文)

Brasidas
2014-06-28 18:09:32

—— 引自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