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各类小本般若经的编译与流传中,以《金刚经》与《心经》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
般若经的核心思想是“空”。但佛教所说的“空”,非一无所有之“空”,而是以“缘起”说“空”,亦即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条件(“缘”即“条件”)的产物,都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具备了,它就产生了(“缘起”);条件不复存在了,它就消亡了(“缘灭”)。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因此都是没有自性的,无自性故“空”。
《金刚经》和《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同样是其核心思想,但二者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金刚经》的“对外扫相”思想集中体现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偈句上,对内破执则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点睛之笔;《心经》则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两部经典都从扫外相、破心著的角度去说“空”。
作者简介:
金刚经法会因由分第一善现启请分第二大乘正宗分第三妙行无住分第四如理实见分第五正信希有分第六无得无说分第七依法出生分第八一相无相分第九庄严净土分第十无为福胜分第十一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如法受持分第十三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持经功德分第十五能净业障分第十六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一体同观分第十八法界通化分第十九离色离相分第二十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一合理相分第三十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心经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须菩提,若 菩萨 心 住 于 法 而 行 布施,如 人 入 暗,即 无 所 见。若菩萨 心 不 住 法 而 行 布 施 ,如 人 有目,日光明照,见 种种 色。 (查看原文)
栁向阳
4赞
2022-01-21 16:12:38
—— 引自第63页
鸠摩罗什三藏法师(343一413),天竺人,翻译成汉语是“童寿”的意思。其父亲鸠摩罗炎,在即将继任相位时毅然出家,离开天竺,来到了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并被聘为国师。但却被国王的妹妹逼婚,于是,就有了鸠摩罗什和弗沙提婆两兄弟。罗什七岁时,他母亲却出了家,且还带着他一起出家,游历各地。罗什初学小乘佛学,后来研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大乘佛典,使其誉满西域,名被东土,引起了中国北方政权的注意。 (查看原文)
朴实无华的阳光
3赞
2024-08-11 11:05:21
—— 引自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