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作者近三年发表的中西哲学研究论文的基础上集结、修改成形的,主题是论述中西哲学的根本差别。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预备性探讨”,就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不同的文明类型及其哲学定向、中西哲学的前提反思等基本问题进行必要的澄清;第二部分为“专题研究”,即对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开展出深入的理论阐述和内容上的多重具体化。本书认为,中西哲学的根本差别只有根据其基本建制才可能得到决定性的分辨;这一分辨的基本结论是:西方哲学的实质是形而上学,而中国哲学则在形而上学之外,并且依其本质一向就在形而上学之外。

作者简介:

吴晓明,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哲学学院教授、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哲学)召集人,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西哲学比较等。著作有《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形而上学的没落》《黑格尔的哲学遗产》《论中国学术的自我主张》等9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自序………………………………………………………… 001
第一部分 预备性探讨
重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 013
一、“中国—哲学”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立 …… 014
二、 合法性问题与“世界历史”的权力架构 …… 022
三、“哲学”之单纯形式的含义:文化的主干、
思想的母体、精神的核心 ………………… 030
四、“中国—哲学”对于自身的疑惑…………… 042
论不同的文明类型及其哲学定向 ……………………… 052
一、“世界精神”的具体化:民族精神 …………… 053
二、关于“文化”或“文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意识
…………………………………………………… 063
三、哲学之为“文明的心脏”……………………… 072
四、“轴心时代”的精神突破及其哲学创制 …… 082
哲学比较的前提反思 …………………………………… 094
一、前提反思在根本上的必要性 ………………… 105
二、原始的本性和开端性指令 …………………… 106
三、哲学之“自我批判”的决定性意义 ………… 118
四、当代解释学的主旨及其思想任务…………… 130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
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 145
一、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超感性世界和感性
世界的分割—对立 …………………………… 146
二、中国哲学的非形而上学建制:“道器不割”
“体用不二” …………………………………… 162
三、由哲学的基本建制分辨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 175
[补说:关于中西哲学“根本差别”之若干提法
及体会的简要回顾] ………………………… 190
再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 200
一、形而上学是什么 ……………………………… 201
二、“超越”问题 …………………………………… 212
三、西方形而上学历史中的四重区分…………… 224
四、作为柏拉图主义的基督教以及形而上学的
“存在—神—逻辑学”机制 …………………… 242
三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 256
一、“道器不割”“体用不二”的基本建制意味着
什么 …………………………………………… 257
二、作为中国哲学本质特征的“政治—哲学” … 269
三、作为中国哲学本质特征的“历史—哲学” … 284
四、大道不离人生日用 …………………………… 295
由“生活世界”的趣舍总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 310
一、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及其对生活世界的贬黜
…………………………………………………… 311
二、“道器不割”“体用不二”的基本建制及其与
生活世界的本质勾连 ………………………… 324
三、中国哲学对生活世界的居有与守护 ……… 337
四、形而上学的历史性解体与“生命哲学”的当代
意义 …………………………………………… 350
附录:由“实体”及“主体”论儒学存有论境域的通达
……………………………………………………… 363
后记………………………………………………………… 39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