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 神书《集异璧》作者侯世达重磅新书!
● 侯世达亲自参与《表象与本质》中文版的翻译,体会侯世达式的中文。
● 既是译作,也是原创,《表象与本质》中融合了作者与译者共同碰撞出的中文例子,让你身临其境地体会表象背后的本质。
●《集异璧》译者,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莫大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彭凯平、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当代伟大的思想家、《当下的启蒙》作者史蒂芬?平克,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认知科学家芭芭拉?特沃斯基,圣塔菲研究所客座教授、《复杂》作者梅拉妮·米歇尔联袂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 闻名世界的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凭借独特的智慧与天赋,联合法国心理学家桑德尔,终于向世人展示了这部极具开创性的著作,一解人类认知之谜。
● 一如之前的《集异璧》,《表象与本质》深刻地丰富了我们对心智的理解,它带领读者进入语言、思想和记忆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情境中去,逐步揭示出完全隐藏的认知机制,这些机制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在这些认知机制里还发现了一个不变的核心——我们总是无意识地联系过往经验去做类比。本书对我们的思考提出了一个彻底而且令人震惊的新解释。
● 人类大脑中的每个概念都源于多年来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一长串类比,这些类比赋予每个概念生命,我们在一生中不断充实这些概念。大脑无时无刻都在作类比。类比,就是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所谓的类比到底是什么?我们是怎么在截然不同的情景间建立起联系的?类比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过程中,类比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作者简介:
侯世达 (Douglas Hofstadter)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独树一帜的认知学家;普利策奖获奖图书《集异璧》作者。
于1965年从斯坦福大学数学专业毕业,1975年获得俄勒冈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发现了被称为“侯世达蝴蝶”的分形结构。自1988年以来,侯世达一直在印第安纳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任教,并创建了“流动类比研究小组”。2009年4月,他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院士和美国哲学学会的成员。2010年,他当选为瑞典乌普萨拉皇家科学院的成员
桑德尔 (Emmanuel Sander)
法国心理学家,日内瓦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多年潜心研究作类比与范畴化及其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推荐序 跨越“表象”的人类思维“本质”
中文版序 这《表象与本质》是如何翻译成中文的
序 言 这《表象与本质》是如何写成的
引 言 类比,人类认知的核心
1 词语的召唤
2 短语的召唤
3 隐秘类比的海洋
4 抽象过程与内部范畴滑动
5 类比如何操纵我们
6 我们如何操纵类比
7 朴素类比
8 惊天动地的类比
结 语 范畴化和作类比就是一回事儿,它们是人类认知的核心
注 释
参考文献
致 谢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这本合著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创作过程,对此我们十分 骄傲。 它不但是由两人合写的,而且 是用两种语言同写作 的。 具体来讲, 这部著作有两个原版, 一本是法文版的, 一本是英文版的,两者互为译本,或者可以说两者都不是译本。无论你怎样看待,它们都具有平等的地位,是同一个抽象思想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具象化身。也就是说,本书存在于思想的而不是言辞的 以太界。
我们鼓励有能力的读者把两个版本找来,对照阅读部分章节,因为每个版本里的思想、形象和 遣词造句都深深根植于它所基于的文化。这是 一个极佳的锻炼机会,意味无穷又引人入胜,因为我们要不断面对挑战,为 一个习 语,场景或者语误在两种语言中找到一个恰如其分又相互对应的表达方式而绞尽脑汁。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才能找到绝配。对于任何一位热爱语言的 人来说,将两个版本对照阅读,除了可以获得新的思想( 这当然是我们的主要目的) 之外,这还是一 次特殊的阅读体验,它可以让你体会同样的思想是如何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呈现的,简言之,是 锦上添花。 (查看原文)
晴天里的维D
3赞
2019-11-04 00:46:48
—— 引自第3页
当一个人深深地沉浸在某个活动,或被某个极不寻常的事迷住时,这强烈的兴趣可能会使大量的类比不请自来,涌入脑中。而且,是那些绝不会在其他地方产生的类比。这一现象,就像是类比的阿喀琉斯之踵,它可能会导致我们对情境产生荒诞的理解,并最终作出十分糟糕的决定。不过,在着迷的时候容易作出不同寻常的类比,这同样也是伟大灵感的源泉。准确来讲,正着迷时,发现的相似之处大部分没什么深刻的见解,但时不时的,这种由类比引来的联系,就会成为人类思维奇迹的神来之笔。实际上,当一个人对某物着迷的时候,到处都会看到有关他所迷恋事物的类比,这发生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日夜不停。而且,每一件很微小的事都有可能对应上所迷恋事物的一部分。所以说,尽管并不常见,但有时这种不可抗拒的冲动真的会创造出非比寻常的事。 (查看原文)
illusion626
1赞
2021-04-14 20:59:50
—— 引自章节:5 类比如何操纵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