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本书收录的四篇对话录,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柏拉图发展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苏格拉底独特的生活、思想和人格魅力。
作者简介: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347年),西方思想传统奠基人之一,同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齐名。
柏拉图来自一个长期在雅典政界扮演重要角色的家庭,但由于厌恶政治圈内的暴力和腐败,他拒绝沿循这一家族传统。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他的朋友兼老师)被判死刑,更让他感到失望和恶心。受苏格拉底对道德标准的性质的种种讨论的启发,柏拉图想到要用哲学,而不是政治,来治疗社会的各种弊病。这最后成为了他的一个基本而持久的信念,即除非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统治者成为哲学家,否则,社会的弊病永不息止。
公元前4世纪初,他在雅典创立了柏拉图学院(Academy)。这是第一个专门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的永久性机构,也是后来所有西方大学的典型。
英译者序
苏格拉底在行动中——欧绪弗洛篇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申辩篇
苏格拉底在监狱中——克里托篇
苏格拉底的最后一次谈话——斐多篇
译后记
英汉译名对照
简易古希腊地图
精选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现在我该走了,我去赴死;你们去继续生活:谁也不知道我们之中谁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 (查看原文)
良 Láng
8赞
2013-11-30 14:59:00
—— 引自章节:申辩篇
所以,某物并非由于它是被看之物,我们才能看见它,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我们去看它,它才成为被看之物;某物并非由于它是被引导之物,我们才能引导它,而是由于我们引导了它,它才成为被引导之物;同样,某物也并非由于是被移动之物,我们才能移动它,而是由于我们去移动它,它才成为被移动之物。 (查看原文)
良 Láng
6赞
2013-11-30 14:34:59
—— 引自章节:欧绪弗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