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柄谷行人1995一2015年间的讲座合集,由柄谷行人本人选编,共11篇。相对于其理论著作,这些晓畅通达的讲演排除了许多知识储备上的障碍,能够帮助我们更顺利地进入柄谷的思考语境,可作为了解柄谷思想的导引。
主编推荐
★柄谷行人二十年演讲自选集,篇篇精彩;表述晓畅,入门柄谷思想的不二之选 ★囊括民族主义、地缘政治、城市规划等当代重要议题,简明文字享受思想的乐趣 ★文学曾是塑造民族国家的有力工具而如今已经终结?跟随大思想家重新思考全球历史与诸多文化现象
作者简介:
柄谷行人,1941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先后获得东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和英文科硕士学位。曾任日本法政大学教授,长期担任耶鲁大学比较文学系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他是世界著名的日本思想家、文学批评家,主要著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世界史的构造》等。
吉琛佳,生于上海,现居于日本京都。复旦大学学士,京都大学硕士、博士。现任京都大学亚洲研究教育中心研究员。研究兴趣为东亚社会思想史、亚洲社会的现代化。
地震与康德
作为他者的物
现代文学的终结
日本精神分析再思考
重新思考城市规划和乌托邦主义
日本人为什么不游行
秋幸或幸德秋水
帝国的边缘与亚边缘
“哲学的起源”与“太阳花革命”
山人与山姥
移动与批评——跨越性批判
关于思想地震
首次出版信息一览表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地震是在欧洲祭奠所有圣人的节日当天(11月1日)发生的,当时全体信徒都聚集在教会里举行礼拜仪式。因此,地震引发了人们对上帝恩宠的怀疑。不仅大众层面如此,连全欧洲的知识界,也都在字面意义上深深地为之震撼。而我感兴趣的,则是康德在当时所采取的态度。
这场地震是一次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标志着当时为止占主导地位的莱布尼茨前定和谐式形而上学的崩溃。伏尔泰就在几年后写了《赣第德》一书来讽刺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观念。没办法,谁让本来最该得到神之恩宠的那天,却发生了大地震呢。此外,卢梭也写了文章,说这场地震是在惩罚人类对自然的忘却,是自然对文明的复仇。但是,康德却与这些人全然不同。
在1756年所写的关于里斯本地震的三篇报道中,康德强调地震没有任何宗教上的意义,完全是由自然因素所引发的。他进一步提出了地震原因的假设,并警告欧洲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提出应当加强建筑的耐震设计。
然而同样是这位康德,却在其他地方采取了寄怪的态度视灵者斯威登堡预言了地震的发生,这种“知识”引起了康德极大的兴趣。他不但调查了斯威登堡的奇迹能力,还直接给后者写信,甚至要求与对方见面。康德也不是真的相信视灵这、现象。在他的想法中,
视灵现象是“脑疾”的一种。说白了视灵的过程,就是把仅仅存在于脑海中的东西当成从人体外部通过感官获得的那样去接受。 (查看原文)
MoonyLee
2024-09-22 22:21:45
—— 引自章节:地震与康德
在阪神地震中我感觉到的是,相较于解构(deconstruction)而言,破坏(destruction)才是更加根本的东西。说到底,建筑是对立于自然之破坏而存在的事物。进一步来说,我开始有一种预感,觉得比起形而上学的解构来说,我们更应该朝向一种批判性的再建构,并朝着一种体系性的建筑而努力。 (查看原文)
MoonyLee
2024-09-22 22:21:45
—— 引自章节:地震与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