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与身体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身体乃是比陈旧的灵魂更令人惊异的思想。

◉尼采何以一手颠覆西方数千年的哲学传统?

◉一副清晰而完整的尼采思想肖像。

【名家推荐】

在思想阐述方面,汪民安既有着手术刀式的冷静与精确,又有着诗人般的优雅与洞察力。

——胡赳赳(作家,诗人,前《新周刊》总主笔)

汪民安教授始终保持诚实,保持好奇,尽可能多地突破人文学科的疆界,并对当下现实保持警醒之姿。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度中国魅力人物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自身分成意识和身体两个部分,并且认为意识总是人的决定性要素,身体不过是意识和精神活动的一个令人烦恼的障碍。如果说,真的存在着一个身体和意识对立的哲学叙事,那么,尼采扭断了这个叙事线索。是他首先明确地提出了对“灵魂假设”的拒绝,他的口号是:一切从身体出发。

尼采将人看作一个身体的存在物,生命是一个充满活跃之力的物质化身体。尼采的哲学正是从身体、生命和力(权力意志)出发的哲学,就是要为这样的身体和生命恢复声誉,就是要进行一场颠倒的价值重估,为自然、偶然性、差异性和感性正名。

尼采从身体的角度重新审视一切,将历史、艺术和理性都作为身体弃取的动态产物。真理和知识是身体的解释产品,它们不再从意识中产生,而是产生于身体的快感或者疼痛、欢乐或者苦楚、笑声或者眼泪,产生于身体的灵机一动。

本书是一部清晰完整的尼采哲学入门读本。知名学者汪民安教授梳理了尼采哲学的几大要点和其整体逻辑,尤其阐释了尼采哲学的支点——身体的重要性,由此发展的一系列哲学思想颠覆了西方哲学的千年传统。本书语言晓畅优雅,富于诗性,修订本在内容和注释上更加完善。

【编辑推荐】

◎哲学不谈身体,就扭曲了感觉的概念。

身体乃是比陈旧的灵魂更令人惊异的思想。

◎尼采哲学的入门读本,梳理阐释其哲学要点及整体逻辑,勾勒出一副清晰完整的尼采思想肖像。语言流畅且富于诗意。

◎尼采的哲学是积极的哲学,摒弃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肯定生命的价值,忠于尘世,有的是快乐、自信、热情和生机。他所标榜的是强健、有力、充盈、高扬、攀升。

◎汪民安教授是中国当代人文思想领域中一位独特而重要的学者,他对国外当代哲学家的译介,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国内批评理论的发展方向。他对哲学、文学、艺术与日常生活场景的融汇书写,也成为一道充满智性与诗意的绝妙风景。

◎尼采哲学是当代很多哲学家的思想起源,了解尼采哲学有助于了解当代哲学理论,对现代社会保持敏锐的洞察。

作者简介:

汪民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现代艺术和文学。

前言
第一章 希腊之旅
一 悲剧
二 三个对立
三 火、生成与道德
第二章 道德的战争和起源
一 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二 道德战争
三 负债、记忆和惩罚
四 内疚和禁欲主义
第三章 权力意志
一 柏拉图主义
二 “真正的世界”
三 权力意志
四 力、权力意志及其表达
五 真理、解释、重估和思考
第四章 虚无主义和上帝之死
一 虚无主义
二 上帝之死
三 末人
第五章 超人和永恒轮回
一 潜能、自由精神和身体
二 超人
三 永恒轮回
结语
附录身体转向
参考文献
修订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苏格拉底的实质,即是贬低酒神式的悲剧艺术,拾高逻辑主导的思想。苏格拉底相信,被因果律所驾驭的思想,可以抵达存在的深处,探索存在的奥秘,甚至可以修正存在。这种形而上学妄想与科学与生俱来。一切事物的本质都可以得到认知。区分真假,辨识本质和表象,是人生的最高使命,而它借以运用的手法就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机制。苏格拉底之所以在死亡面前无所畏惧,就是因为他强大而发达的理性推断能力,他借助理性之光照亮了死之阴影,因而在死的面前还能谈笑风生。他的赴死形象足以表明,科学和理性可以抵制死亡,消除死亡带来的深深的恐怖,因此,要无惧死亡,要生存下去,必须仰仗科学和理性。现在,是科学和理性成为生存的理由,正是它们使得生存成为可能。 (查看原文)

韧勉
6赞
2023-12-13 08:16:33

—— 引自章节:二 三个对立

还有什么东西比任何一种恶习更有害的呢?–有,这就是同情,就是对所有失败的人和虚弱的人的行动的同情..世间还有什么愚蠢比同情者的愚蠢更愚的呢?世间还有什么东西比同情者的愚蠢更招致痛苦呢?…但是,什么是同情?–同情乃是某种与那些提高生命的活力而使人奋发的冲动相对立的东西,它的作用就是抑郁.当一个人在同情的时候,他就失去了力量.”同情乃是虚无主义的””同情的原则允许弱者与心灰意冷者苟活下去并繁衍后代, 这违背了自然的发展原则,因为同情加速衰败,毁灭物种,最终否定生命”
在这个意义上,同情,以及同情的宗教,都是同自然法则相反的,都是谴责生命的.

事实上,在和内疚感结合起来之前,罪恶并不是一个道德概念,或者说罪恶并不是带有道德审判性质的罪恶……欠债意识导致了神灵的发明,欠债人对神负有债务.而这种欠债感被人类继承下来,表现为”还不清债务的负担和最终还清债务的愿望”.这是罪恶的谱系学,就这点而言,债务和罪恶并不自然地和内疚相结合,它并没有被道德化.

禁欲主义自身充满着悖论:禁欲主义是一种意志,但是是追求无的意志,或者说是一种反对意志的意志,是一种要消灭意志的意志.也就是说,存在着一种意志,这种意志的内容就是意愿消灭自身.如果说,生命就是权力意志的话,那么,在禁欲主义的意志里,就是”生命在反对自己,否定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在一种禁欲主义生命中,生命被当做通向那另一种存在的桥梁.禁欲主义者把获得生命当做误入歧途…当做一种迷误”。因此,禁欲主义内含着某种自相矛盾的东西,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利用精力来堵塞精力的源泉的尝试”.这种禁欲主义看不惯任何生命繁荣,看不惯任何的蓬勃朝气,它全力以赴的,或者说,它充满力量地要将这种生物学的繁荣扑灭,它调动生命来反对生命,任何生命的衰败和事物都是它的目的,都能获得它的满意.这种意志对意志的扑灭,生命对生命的摧残,或者说,在对… (查看原文)

R
1赞
2012-07-08 18:22:20

—— 引自第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