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尼采探讨了历史对于人生、社会的正反作用。尼采认为,历史对于个人或民族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历史感”到了一定的程度,这种历史感就会伤害并最终毁掉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文化体系的生命。因此,必须确定“回忆”的限度,使历史最好地服务于生活。本书具有鲜明的尼采风格:语言犀利热烈、批判痛快有力,读来有一种振奋感。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和思想家。尼采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代表著作有《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沉思》《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论道德的谱系》等。
目 录
..序.// 001
..一.// 001
..二.// 016
..三.// 027
..四.// 036
..五.// 048
..六.// 059
..七.// 075
..八.// 086
..九.// 100
..十.// 120
..译后记.// 136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一个希望在一瞬间理解所有东西的
人,本应该通过长期奋斗去领悟那些难以理解的东西和
崇高的东西,这样的人,只有在席勒关于”有理性的人之
理性”的警句的意义之上,才能被称为是聪明人。有某
样东西,小孩能看见,他却看不见:小孩能昕见,他却听
不见。这种东西才是所有事情中最为重要的。因为成
人不能理解这种东西,所以说他的理解力比小孩的理解
力还要幼稚,比简单本身还要简单,尽管他羊皮纸似的
面容之上有着许多聪明的皱纹,他的手指在解结时灵巧
伶俐。他已经失去或破坏了他的本能。当他的理解力
让他失望,他的道路穿过沙漠时,他不再信任那”神兽”,
而信马由缰。他的个性动摇了,他对其不再有任何自
信,它沉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去了。这个内心世界在
这里只意味着它所学过东西的杂乱无章的状态,而且由
于只是一些无法面向生活的教条,这个内心世界总也没
有外在的自我表达。再看远些,我们就会看到,历史对
本能的遗弃如何将人变成了一些阴影和抽象概念,没人
敢于表现个性,而是戴上面具,将自己装扮成一个有教
养的人、一个博学之士、一个诗人或是一个政治家。 (查看原文)
Moira
10赞
2013-08-01 21:19:50
—— 引自第43页
一个人的内在天性之根越深,他就能越好地吸收过去。而最伟大和最强有力的天性却会因缺乏对历史感的限制而生长过快而有害。无论过去与自身多么不相容,这种天性都会将过去同化和消化,并把它转变为活力。这样的一种天性会忘掉它所不能征服的东西。它的眼界完全封闭,又没有什么东西来提醒它在另一边仍有人类、激情、理论和目标。这是一个普遍的法则:一个生命,它只有在一定范围之内才能健康、强壮和多产;如果它不能给自己划出一个范围,或是太自私了而不能为他人的见解放弃自己的见解,它就会夭折。快乐、良心、对未来的信心、愉快的行为——所有这些,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民族而言,都有赖于一条可见清晰的东西与模糊阴暗的东西区分开来的界线而存在。 (查看原文)
任子爵士
2赞
2012-06-06 23:51:41
—— 引自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