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在面临生活的不确定时,你是否会想:我要怎样度过我的一生?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活才算有价值?我到底想要什么?很多人接受了外界,如父母、学校、朋友、电视、社交媒体关于人生的观念,并不自觉地按照这些观念生活,从而束缚了自己的人生。其实,你可以做一个积极的选择者,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本书回顾了哲学作品和文学作品中,从斯多葛主义哲学到存在主义哲学对生活哲学的讨论,比如成功与失败、幸福与悲痛、死亡与爱情、善与恶、是与非、勇气与仁爱、人生的必然挑战和终极意义等重大问题,激励我们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值得过的,怎么样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作者从诸多思想家的人生经验和著作中旁征博引,既包括苏格拉底、孔子、帕斯卡、尼采、罗素、萨特、加缪等诸多哲学家,也包括莎士比亚、伏尔泰、司汤达、毛姆等诸多文学家,总结不同时代、世界各大文明体系的智慧,提出在复杂的当代世界中如何为人的指引。
1.直面当代人最关心的生存和生活状态的问题,与现实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比如:生存与财富、成功与失败、是与非、生活的复杂性和可能性,等等。
2.作者是英国著名哲学家A. C. 格雷林,英国人文主义协会副会长,他推崇哲学的现实实践意义,是欧洲非常知名的知识分子,其成立的私立大学“新人文学院”,获得了道金斯、尼尔•弗格森等明星学者的加盟支持,于2015年获得伯特兰•罗素奖。
3.作者旁征博引,解决的是哲学问题,但介绍的思想不仅限于哲学家,还包括小说家、历史学家、剧作家、随笔作家、诗人和科学家等,此外,还包括世界各大文明的智慧,如古希腊罗马、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思想。
如果说今天的英国有谁能被称为思想家,那就是 A.C. 格雷林。
——《泰晤士报》
格雷林给令人生畏的主题带来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 史蒂芬·平克
格雷林特别善于揭示道德话语的棘手之处。
——《星期日时报》
格雷林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思想家,他富有幽默感、常识和清晰的逻辑。
—— 《独立报》
作者简介:
前 言
绪 论
第一部分 苏格拉底之问
第一章 我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
第二章 “我们”和人性
第三章 生活是一所学校
第四章 绕开弯路
第二部分 活出生命的终极意义
第五章 幸福与追求幸福
第六章 伟大的美德
第七章 死亡是什么?
第八章 爱是什么?
第九章 运气与罪恶
第十章 职责是什么?
第十一章 与他人共处
第十二章 “人生的意义”和“值得过的人生”
第三部分 总有一天,生活会让你成为哲学家
第十三章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第十四章 人生及其哲学
第十五章 为人生做准备
附 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