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胡塞尔现象学》是目前国际现象学领域最为活跃、最为前沿的现象学家丹•扎哈维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作为导论不失其深刻,同时又很适合研究者和高阶爱好者,是一本既专业又易读的胡塞尔思想概述和导论。扎哈维以清晰的框架,阐述了胡赛尔的早期意向性、中期先验现象学与后期时间性和生活世界等思想,从胡塞尔哲学的整体出发,抓住胡塞尔在各个阶段的哲学中心,并阐述其中的连续性,分析胡塞尔与德国古典哲学和后期现象学家的思想关系。阅读此书,可以看出胡塞尔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弗雷格的相似之处及其对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哲学家思想的启发。
作者简介:
丹•扎哈维(Dan Zahavi,1967- ) ,享誉英美和欧洲的中青年现象学家。扎哈维近年来活跃于现象学和心灵哲学的研究领域。主要著作有《胡塞尔现象学》、《胡塞尔和先验的主体间性》、《自身意识和异质性: 一个现象学的探究》、《主体性和自身性: 对第一人称视角的探究》等,其中多部著作已被译为多种语言,在中文现象学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李忠伟,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涉及方向包括现象学、分析哲学(特别是心灵哲学)、德国哲学(主要是十九世纪中后期德语哲学)和早期现代西方哲学。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早期胡塞尔:逻辑、认识论和意向性
第一节 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意向性概念
第三节 行为、意义、对象
第四节 意指性的和直观的被给予性
第五节 明证性
第六节 范畴性对象和本质直观
第七节 现象学和形而上学
第二章 胡塞尔的先验哲学转向:悬搁、还原和先验唯心论
第一节 无前提性
第二节 笛卡尔式的方法和本体论的方法
第三节 一些误解
第四节 胡塞尔的先验唯心论
第五节 构成的概念
第三章 晚期胡塞尔:时间,身体,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
第一节 时间
一、原初印象-滞留-前摄
二、绝对意识
三、视域和在场
第二节 身体
一、身体和角度性
二、作为主体的身体和作为对象的身体
第三节 主体间性
一、唯我主义
二、先验主体间性
三、对他者的经验
四、构成性的主体间性
五、主体性-交互/主体性
第四节 生活世界
一、生活世界和科学的危机
二、常态和传统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中译本修订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1907年开始的课《事物与空间》( Ding und Raum)。
没有纯粹的观点,也没有不从任何地方出发的点,只有一种被体现( embodied)的观点。每个角度性的现象,都预设了经验着的主体自身在空间里被给予。空间对象只能够对一个被体现的主体( embodied subjects)显现。身体的特征是作为零点在每个直觉经验里都在场,作为一个对象都朝向索引性的(indexical)“这里”。因此身体是对空间性对象的知觉以及与其作用的可能性条件。 (查看原文)
无声之言
6赞
2022-01-18 12:28:49
—— 引自章节:一、身体和角度性
知觉预设某种身体特定的自我敏感性(sel- sensitivity)。我们对知觉性对象的经验,总是被共同起作用但非主题化的、对身体位置和运动的经验所伴随,这被称为动觉经验( kinaesthetic experience)。当我弹钢琴时,键是结合着对手指运动的感觉而被给予的。 (查看原文)
无声之言
6赞
2022-01-18 12:28:49
—— 引自章节:一、身体和角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