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利维坦》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宣布了作者的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的哲学观点,声称宇宙是由物质的微粒构成,物体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质永恒存在,既非人所创造,也非人所能消灭,一切物质都于运动状态中。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主腐朽 ,主要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相互间同意订立契约,放弃各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地志,服从他的判断。第三部分《论基督教国家》旨在否认自成一统的教会,抨击教皇掌有超越世俗政权的大权。第四部分《论黑暗的王国》,其主要矛头是针对罗马教会,大量揭发了罗马教会的腐败黑暗、剥削领婪的种种丑行劣迹,从而神的圣洁尊崇,教会的威严神秘,已经在霍布斯的笔下黯然失色。
作者简介:
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英国人,他是西方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他对国家和法律的根本问题进行了精深的思考。主要著作有《利维坦》、《论公民》等。他的《利维坦》具有非凡的逻辑性和想像力,使政治哲学得到了一种逻辑严密的系统发挥,成为经世名著。
引言
第一部分 论人类
第一章 论感觉
第二章 论想象
第三章 论想象的序列或系列
第四章 论语言
第五章 论推理与学术
第六章 论自觉运动的内在开端——(通称激情);以及表示这些开端的术语
第七章 率讨论的终结或决断
第八章 论一般所谓的智慧之德以及其反面的缺陷
第九章 论各种知识的主题
第十章 论权势、身价、地位、尊重及资格
第十一章 论品行的差异
第十二章 论宗教
第十三章 论人类幸福与苦难的自然状况
第十四章 论第一与第二自然律以及契约法
第十五章 论其他自然法
第十六章 论人、授权人和由人代表的事物
第二部分 论国家
第十七章 论国家的成因、产生和定义
第十八章 论按约建立的主权者的权利
第十九章 论几种不同的按约建立和国家和主权的继承问题
第二十章 论宗法的管辖权与专制的管辖权
第二十一章 论臣民的自由
第二十二章 论臣民的政治团体和私力团体
第二十三章 论主权者的政务大臣
第二十四章 论国家的营养与生殖
第二十五章 论建议
第二十六章 论民约法(市民法)
第二十七章 论罪行、宥怒与减罪
第二十八章 论赏罚
第二十九章 论国家致弱或解体的因素
第三十章 论主权代表者的职责
第三十一章 论自然的上帝国(天国)
第三部分 论基督教体系的国家
第三十二章 论基督教体系的政治原理
第三十三章 论《圣经》篇章的数目、年代、范围、根据和注疏家
第三十四章 论《圣经》各章中圣灵、使者和神感的意义
第三十五章 天国、圣、圣洁和圣餐在《圣经》中的意义
第三十六章 上帝的道和先知的言词
第三十七章 论奇迹和它的用处
第三十八章 论永生、地狱、得救、来世和赎罪在《圣经》中的意义
第三十九章 教会一词在《圣经》中的意义
第四十章 亚伯拉罕、摩西、大祭司和犹太诸王的上帝国的权利
第四十一章 论我们神圣救主的职分
第四十二章 论教权
第四十三章 论被接受进入天国的必要条件
第四部分 论黑暗的王国
第四十四章 论误解《圣经》所产生的灵的黑暗
第四十五章 论外邦人的魔鬼学及其他宗教残余
第四十六章 空虚的哲学和神怪的传说所造成的黑暗
第四十七章 论这种黑暗所产生的利益以及其归属于谁的问题
综述与结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eg:头脑中假想出的,或根据公开认可的传说构想出的对于不可见的力量的畏惧谓之宗教。
所根据的如果不是公开认可的传说,便是迷信。
当所想象的力量真正如我们所想象的一样时,便是真正的宗教。
一个人心中对某一事物的欲望、嫌恶、希望与畏惧如果交替出现,做或不做这桩事情的各种好坏结果在思想中接连出现,以致有时想望这一事物、有时嫌恶这一事物;有时希望能做,有时又感到失望或害怕尝试;那么知道这一事物完成或被认为不可能时为止这一过程中的一切欲望、嫌恶、希望和畏惧的总和,便是我们所谓的斟酌。
在斟酌之中,直接与行动或不行动相连的最后那种欲望或方案,便是我们所谓的意志。它是意愿的行为,而不是意愿的能力。兽类具有斟酌,便必然也具有意志。经院学派通常为意志提供的定义是理性的欲望,这个定义不好。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便没有会违背理性的自愿行为了。因为自愿的行为不是别的,而是从意志中产生的行为。
意志是斟酌中的最后一个欲望。在一般的讨论中,我们虽然说某人曾经一度有志于做某事,然而又没有做,不过恰当地说,这只是一种倾向,它并不能使任何行为成为自愿的;原因是行为并不取决于它,而只取决于最后的倾向或欲望。
关于善与恶的的斟酌中所存在的是交替出现的欲望,关于过去与未来的真理的探讨中所存在的则是交替出现的意见。正如同斟酌中最后的欲望称为意志一样,过去与未来的真理的探讨中最后的意见就称为讨论者的判断、决断或最后断定。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0赞
2018-02-20 09:40:46
—— 引自章节:《利维坦》
以上四个方面就是宗教的自然种子:
(1)对鬼的看法;(2)对第二因的无知;(3)对所畏惧的事物的敬拜;(4)将偶然事物当作预兆。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0赞
2018-02-20 09:40:46
—— 引自章节:《利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