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简单的逻辑,深邃的推理,从哲学形而下到意识形态,讲解了一个民族悲剧,当然,你也可以从这历史车轮里看到喜剧的心态,想知道具体写啥自己耐着性子去本书吧。
作者简介:
李劼,本名陆伟民,上海市人,1955年出生。当代著名思想文化学者,作家,红学专家,文学批评家。1973年中学毕业下乡,1978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攻读文学硕士,1987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现旅居美国。主要作品有《论红楼梦-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丽娃河》、五卷本《李劼思想文化文集》等。
详细如下:
《文学是人学新论》
《风烛沧海》
《给大师定位》
《个性,自我,创造》
《李劼思想文化文集》(五卷本)
《丽娃河》
《爱似米兰》
《吴越春秋》
《商周春秋》
《汉末党锢之谜》
《脚下的沙漠,天空的鹰》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备忘录》(暂未出版)
《中南海最后的斗争》(国内未出版)
《美丽赌徒》(未出版)
《悲情色主》(未出版)
《中国文化冷风景》(创作中)
其中,《李劼思想文化文集》(五卷本)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此书曾出版过几版单行本)
《作为历史哲学和文化命运的二十世纪风景》(即《给大师定位》)
《中国语言神化和话语英雄--论晚近历史》
《历史描述和阐释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其中包括《文学是人学新论》一著)
《我们的文化个性和个性文化--论世纪现象》
原文摘录:
历史为谁而存在?这个问题虽然提得深刻,但问题本身的确荒谬。因为历史本身并不为任何人存在,假如为谁存在是成立的,那么与其说为个人不如说为上帝。所谓为个人存在只有在个人意识到历史存在的前提下才是存在的,而不管这种意识是理性的还是悟性的。事实上,说历史为个人存在其真正的意义不再与历史存在的终极目的,而在于暗示了一种属于个人的可能和权利——即虚构历史的可能和权利。
正如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虚构历史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虚构历史的权利。历史是个人在之中的历史。这种在历史之中使每一个个人具有天然的讲说权利,只是这种权利时常为虚构的可能性所限制罢了。每一个人都有权利虚构历史,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虚构历史。对历史的拥有和失落不在于权利是否被侵犯,而在于可能的能否获得和实现。正如历史是一种被虚构的可能一样,每一个个人都是历史之可能的虚构者。虚构历史的可能性是无限的,虚构者的虚构却是有限的;或者说,历史的虚构乃是虚构者以有限的虚构去无线地接近历史被无限虚构的可能性。这种虚构在其虚构者和虚构对象从存在(Being)层面上,诉诸二种方式——笔和枪。前一种方式是语言的方式,后一种方式是暴力的方式。或者是语言的暴力,或者是暴力的语言,历史总是首先被这两种方式所虚构。 (查看原文)
三皮
2赞
2015-08-26 07:53:08
—— 引自第10页
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是虚构的时,那么对真事的追问和寻求便会使假话被置于被告席,所谓末日审判、历史审判云云,就是这样发生的。 (查看原文)
明亮的黄
2016-09-22 14:08:22
—— 引自章节:02论《红楼梦》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