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阐释文学原理的经典之作,也是一本文学爱好者接近文学的入门读物。书中所述皆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多年“学习文艺的甘苦之言”。作者以文艺批评家和文学家的亲身体会,从文学趣味到作品布局,从内容风格到翻译技巧,将文学层层展开,一个例证、一个典故铺展开去,深入浅出,平易自然,引领读者欣赏文学之美,把握文学秘奥。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生前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谈修养》等,另有译著《歌德谈话录》、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拉奥孔》、黑格尔《美学》、克罗齐《美学原理》、维柯《新科学》等。
序
文学与人生
资禀与修养
文学的趣味
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上):关于作品内容
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下):关于作者态度
写作练习
作文与运思
选择与安排
咬文嚼字
散文的声音节奏
文学与语文(上):内容、形式与表现
文学与语文(中):体裁与风格
文学与语文(下):文言、白话与欧化
作者与读者
具体与抽象
情与辞
想象与写实
精进的程序
谈翻译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文学与人生
1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就其为艺术而言,它与音乐图画雕刻及一切号称艺术的制作有共同性:作者对于人生世相都必有一种独到的新鲜的观感,而这种观感都必有一种独到的新鲜的表现;这观感与表现即内容与形式,必须打成一片,融合无间,成为一种有生命的和谐的整体,能使观者由玩索而生欣喜。达到这种境界,作品才算是“美”。美是文学与其他艺术所必具的特质。
2 原始社会的文字就几乎等于它的文化;它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等等都反应在它的诗歌、神话和传说里面。
3 文学既由文字保存和流传,文字便成为一种障碍,不识字的人便无从创造或欣赏文学,文学便变成一个特殊阶级的专利品。文人成了一个特殊阶级,而这阶级化又随社会演进而日趋尖锐,文学就逐渐和全民众疏远。
4 一般人嫌文学无用,近代有一批主张“为文艺而文艺”的人却以为文学的妙处正在它无用。它和其它艺术一样,是人类超脱自然需要的束缚而发出的自由活动。
5 有了语言文字,许多祟高的思想,许多微妙的情境,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才能那样流传广播,由一个心灵出发,去感动无数的心灵,去启发无数心灵的创作。
6 孔子说得好:“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7 文艺是“怡情养性”的。
8 我常感觉到,与其说“文以载道”,不如说“因文证道”。
9 文艺到了最高的境界,从理智方面说,对于人生世相必有深广的观照与彻底的了解,如阿波罗凭高远眺,华严世界尽成明镜里的光影,大有佛家所谓万法皆空,空而不空的景象;从情感方面说,对于人世悲欢好丑必有平等的真挚的同情,冲突化除后的谐和,不沾小我利害的超脱,高等的幽默与高等的严肃,成为相反者之同一。
●资禀与修养
10 拉丁文中有一句名言:“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
11 李白在人生哲学方面有道家的底子,在文学方面从《诗经》、《楚辞》直到齐梁体诗,他没有不费苦心模拟过。杜诗无一字无来历为世所共知。他… (查看原文)
cavalier
1 回复
8赞
2013-06-17 23:29:14
—— 引自第1页
在近代,一个文人不但要博习本国古典,还要涉猎近代各科学问,否则见解难免偏蔽。这事固然很难。我们第一要精选,不浪费精力于无用之书;第二要持恒,日积月累,涓涓终可成江河;第三要有哲学的高瞻远瞩,科学的客观剖析,否则食而不化,学问反足以桎没性灵。其次是实地观察体验。 (查看原文)
机智的小晴
1赞
2015-10-09 20:31:34
—— 引自章节:11资禀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