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三堆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文博大家王世襄自选集《锦灰三堆》为《锦灰堆》、《锦灰二堆》之续编,收入文章二十七篇,编为音乐、文物、忆往、序跋四类。除包括有关汉代画像和琴书的两篇长文在内的六篇音乐类文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旧作外,余皆写成于近两年,忆及管平湖、张伯驹、郑振铎、张光宇、王季迁等多位文化界故友,涉及绘画、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民间游艺等多方面研究,还收有个人总结性质的访谈录。书末为新近所作的诗词二十首,对联则有早有晚,由作者手书影印,笔墨精彩,情思动人。

除延续前两集的设计,在书末加印彩版外,本集还附有图文并茂的作者“著述一览”,具有资料价值。爱好文物与传统文化的读者不容错过。

作者简介:

王世襄号畅安,一九一四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州。小学、中学在北京美国学校读书,燕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曾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陈列部主任,中国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馆员。王世襄兴趣广泛,喜爱古诗词,曾从事音乐、绘画、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民间游艺等多方面的研究,均有论述,收此集

前言
一、音乐
从汉代画像中所见到的一些古代乐器和奏乐舞蹈的场面
琴书解题
王世襄藏本《松弦馆琴谱五》目次题记录存
《 露轩琴谱》题记两则
《异同集》题记
介绍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古代音乐史料陈列室
试记管平湖先生打谱
二、文物
求知有途径 无奈老难行
明铁力翘头长供桌
清吴之璠三顾茅庐图黄杨笔筒
记小孤山馆藏竹刻五件
圆雕竹刻家王新明
望气与直觉
记《揽胜图》三种
三、忆往
生活就是艺术
与西谛先生一夕谈
俄罗苏拍电影——砸瓷(词)儿
大公无私、不拘小节的伯驹先生
与伯驹先生交往三五事
多才多艺的管平湖先生
怀念张光宇教授
著名收藏家兼画家王季迁先生
“买”与“匀”
咸宁琐记
序跋
合印蒹葭丁卯两本《髹饰录》后记
影印手写本《刻竹小言》后记
《双飞录》充
《中国观赏鸽谱》序
附录
宏扬中华鸽文化 抢救传统观赏鸽——上北京市及奥组委领导同志书
王世襄自撰及编著书目一览
畅安吟哦
告荃猷
壬午冬以后作
联语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我曾说过,听管光生弹琴,他面对的就是一头牛,因此不配也不敢写这篇文章。但是我终于写了,标题冠以“试记”两字。“试”表明只是试着写;“记”说明此文主一要记录管先生有关打谱的言论和我见到的他为打谱做的工作,极少有个人的认识和看法。我有幸和管先生同在民族音乐研究所工作,上班、住宿在近郊同一座楼内,朝夕相处达四五年之久。为此有人认为我尽管缺乏音乐知识和灵感,把管先生的言行写下来,即使有欠缺、遗漏甚至错误,还是可供学琴者研究参考的。

音研所的两位所长李元庆、杨荫浏都是音乐艺术家,对管先生也以艺术家相待,给他一间房,既是工作室,也是卧室。工作就是弹琴或与古一琴有关的工作。他有时整天弹琴直到深夜,有时喝几杯二锅头,稍有醉意,修整花草后,倚枕高卧。不论干什么,都不会有人打扰,说不定他的高卧正在思考某一指法的运用,某两句之间如何连接,才了无痕迹且符合整曲的气势。这些微妙处琴谱是不可能标明的。我深庆管先生到了晚年,能过上无忧无虑的艺术家生活,搞的是天赋最厚、造诣最高、喜爱又最深的工作。

管光生弹的琴曲,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已弹奏多年,常在电台播出并传授学生,如《良宵引》、《平沙落雁》、《高山》、《流水》、《水仙操》、《墨子悲丝》等,过去修订过多少次已难统计,但早已定型,下需要再修改了。

第二类不广为人知,弹者寥寥,学者也较少,如《饮乃》、《洞天春晓》、《长清》、《短清》、《梧叶舞秋风》、《龙翔操》、《鸟夜啼》等。还有大曲如《胡笳》、《秋鸿》、《羽化登仙》等,弹一次都长达二三十分钟。对上述各曲管先生虽也曾打谱订正,但少于第一类,且觉得还会发现不甚惬意之处。说不定哪一天重弹,又有改动。正因如此,此类琴曲的先后录音,即使相隔不久,也会出现不同,后一次总比前一次要好一些。我的听觉甚差,前后两次录音,各放一遍,听不出不同之处。倘经管先生跟着录音明… (查看原文)

蒿艾离离
1赞
2013-07-11 22:07:03

—— 引自第91页

《裛露轩琴谱》八册,不分卷,不署姓名,亦无序跋。曲一名下或题中声手订,中声当为辑者之字。全书共八十八曲,多自前代刊行之谱中辑出,其中似有一切刊本所无者,如秋山木落、边情密赚、琴中琴、花宫梵韵等曲皆是。听录如各书有极冷僻之本,若“雍门”、“光裕堂”、“德耕堂”、“吴官心”等,咸从未寓目。又如四十五段之《广陵散》,有清三百年中收此曲者唯孔氏《琴苑心传》一谱,而此书有之。辑者搜集之广,于斯可见。本书所据各谱之时代,就己知者言,最晚者为吴仕柏之“自远堂”,刊于嘉庆七年,是中声当为嘉道以后之笃于琴学者软。
一九五五年四月畅安王世襄识 (查看原文)

蒿艾离离
2013-07-11 22:01:24

—— 引自第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