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逍遥游》共二十篇文章,论篇幅则长短悬殊,论文体则兼具知性与感性,论写作地点则远隔重洋。前十二篇知性文章里,有《象牙塔到白玉楼》《剪掉散文的辫子》《从灵视主义出发》一类的长篇正论,也有《迎七年之痒》一类的杂文和《伟大的前夕》一类的画评。后面八篇作品则全为抒情散文,有的略带自传而写实,更多的是恣于自剖而写意,可以说是我壮年的诗笔意犹未尽,更伸入散文来贾勇逞能,比起正宗的散文来多一点诗情,比起诗来又多一点现实与气势。

作者简介:

余光中,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一九二八年生于福建永春,因孺慕母乡常州,神游古典,亦自命江南人。又曾谓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一生从事诗、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之一。

下五四的半旗! 001
迎七年之痒 005
楚歌四面谈文学 012
剪掉散文的辫子 027
论题目的现代化 039
凤•鸦•鹑 047
象牙塔到白玉楼 062
儒家鸵鸟的钱穆 096
从灵视主义出发 105
无鞍骑士颂 118
——五月美展短评
伟大的前夕 122
——记第八届五月画展
不朽的P 128
鬼 雨 130
——But the rain is full of ghosts tonight.
Edna St. Vincent Millay
莎诞夜 141
逍遥游 148
落枫城 157
九张床 166
四月,在古战场 174
黑灵魂 182
塔 192
后 记 20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他应该指出,武侠小说、麻将牌、同乡会、旗袍,加上梁山伯与祝英台,并不等于文化。他应该指出,许多所谓权威只是吼不出声的石狮子。他应该指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一张博士文凭或教授聘书,也不等于学问。尤其重要的,他应该指出,要在思想、生活和艺术上做一个现代青年,必须具有清晰的头脑,勤奋的四肢,和敏感的心灵。 (查看原文)

又又言盐
2024-02-14 10:26:02

—— 引自章节:迎七年之痒 005

可以任意批评文学作品。他们说:“文学处理的既然是人性,我也是人,也具有永恒而普遍的人性,难道我不能决定某篇文学作品在这方面的成败吗?”当然能够的,亲爱的读者们。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的经验,甚至还有不可名状的神秘感觉。这些经验和感觉,是普遍的,也是个人的,因此每个人多少都懂得那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并非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去表现它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决定表现的成败。反过来说,每个人都具有肉体,自知痛痒,可是当他要知道自己是否有肺病或沙眼时,虽然肺在他自己的胸腔里,眼在自己的脸上,他并不自知,他只好去看医生。像肉体这么具体落实的东西,他自己都没有把握,那么,像精神、像灵魂这么虚无缥缈的东西,他凭什么一定有把握呢?关于后者,他必须去看文学,看文学家,看文学批评家。
明白晓畅,是文学的风格之一,但并非文学的至高美德。这也是一种事实,没有什么可争辩的。柳永是大众化的,但是“有井水处,皆歌柳词”的现象,不能证明柳永高于苏轼。同样地,老妪都解的白居易,显然比不上无字无来历的杜甫。即在老杜自己的作品之中,也有大学者们如胡适者欣赏他浅俗的〈九日》,而低估他精妙深婉的《秋兴八首〉。即以清真为贵的李白,他的作品也互见高下:“床前明月光”可以说是他最平凡的作品,比起他的(梁甫吟)、《襄阳歌)就逊色了。作家总应该走在读者的前面几步,不断地予读者以层楼更上的惊喜。艺术毕竟不是装得整整齐齐的一盒巧克力糖,一掀开糖盒子,就可以检一颗往嘴里送。它毋宁更像一颗胡桃,需要读者层层敲剥,而渐入佳境。人类的惰性是文学创作的,同时也是文学欣赏的致命伤。欣赏的过程,往往就是克服惰性,超越偏见,征服新疆的过程。拜伦见不得华兹华斯的诗,柴可夫斯基听不得瓦格纳的音乐。艺术家自己都看不清楚,何况是外行的大众。文学不能大众化,但大众经教育后可以文学化;到大众文学化时,文学当然也就大众化了。
大众,大众,多少低级趣味假汝以行… (查看原文)

又又言盐
2024-02-14 10:48:29

—— 引自章节:楚歌四面谈文学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