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与吾民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林语堂的作品如同他的一生,孜孜地向世界解说中国,向祖国表达赤忱。 作为用英语创作的一位中国作家,他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系列作品影响深远,被视作阐述东方思想的重要著述。 此次结集的“林语堂英文作品集”,除保留外研社曾出版的《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浮生六记》和《京华烟云》等代表作品外,还收录了《风声鹤唳》、《老子的智慧》和《武则天传》等十余部颇具影响的原版著作。

书目说明之后的8页左右,提供了林语堂及其家人的珍贵照片。

林语堂受当时创作环境所限,对朝代称谓与历史纪元的划定不统一(如称清朝为Manchu Dynasty);且时无汉语拼音方案,专有名词均适用威妥玛拼音音译。此外也能发现作者在解读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现象时的不足,如反映在民族关系的表达上,称少数民族为foreign blod,foreign race乃至以Chinese特指Han Chinese等。诸如此类,为不妨碍我们对文学和语言的鉴赏,在我们最大程度地保留作品原貌的同时,敬期读者明辨。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出生于漳州平和坂仔,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为语堂。22岁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学位,27岁获得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29岁获得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和上海东吴大学。1936年后居住美国,此后主要用英文写作。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容任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葬于台北阳明山故居。林语堂用英文创作和翻译的一系列经典作品影响深远,奠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重要地位。

Foreword Introduction Preface Part one BasesPart tow life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在政治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缺乏有效的法治,缺乏民权思想。这个特点来源于一种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哲学――儒家学说。他将道德和政治混为一谈,是一种道德和谐的哲学,不是一种治理国家的哲学。制定完善的制度、完备的法律和有效地得到执行法律的出发点是,认为我们的统治者可能是一些无赖、骗子或窃贼。他们可能会滥用职权,侵犯我们的权利。于是我们可以依靠法律来保护我们的权利。而中国人有关政府的观念却恰恰相反。我们认为政府官员是“父母官”,他们也常常自称是“父母官”,他们实行的是仁政,当官就是“为民作主”。他们会象照顾他们自己的孩子的利益那样照看人民的利益。我们放手去让他们处理一切事务,给予他们绝对的信任。我们把数以亿万计的钱放在他们手中,但从不让他们汇报开支情况。我们给了他们以无限的权力,却从未想到过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我们把他们看作是正人君子,有教养的绅士。

对这种“仁政”的批评,最细致、最公正、最尖锐不过的,非2000多年前的韩非子莫属了。他是“法家”的哲学家,生活在孔子之后约300年的时候。他是法家中最后一个,也是最伟大的一个代表人物。他赞成法制的政府。他对人治的政府的弊端作了尖锐的分析。他所描述的中国当时的政治生活状况与现代中国的状况是那么惊人的相似。根据韩非子的观点,政治清明的开始在于抛弃所有道德上的陈词滥调,放弃所有道德教化的努力。笔者相信,如果我们能够早一天停止谈论所谓的道德说教,中国就有可能早一天出现一个廉洁的政府,变成一个廉洁高效的国家。这么些人坚持认为道德教化是解决政治腐败的方法,这个事实本身就表明他们思维方式的幼稚。表明他们没有能力把“政治问题”作为政治问题来处理,没有把政治和道德区别开来的勇气或能力。他们应该看到我们在过去的2000多年中,一直在重复着道德上的陈词滥调,却没有能够改善国家的道德状况,以产生一个稍为廉洁、有效率的政府。他们应该看到,如果… (查看原文)

豆友3885817
16 回复
30赞
2012-06-14 13:15:10

—— 引自第201页

一个人很容易被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所奴役。这些主义都是过度工业化所产生的后果,从而忘记国家为个人存在,而不是相反。在共产主义国家,个人被认为是某个阶级或国家机器的一员 (查看原文)

zj_adrian
4 回复
16赞
2012-06-01 18:21:06

—— 引自章节:第四章 人文历史-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