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朗编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中国伊朗编》内容首先是中国和古代西域植物的传播关系,其次是关于中亚纺织品、矿物和汉籍著录的伊朗史上萨珊王朝的官制。

作者简介:

劳费尔(1874-1934),生于德国科伦,肄业于柏林大学,1897年在来比锡大学得博士学位。他受过德国自然科学和考据学的训练,加上法国汉学家沙畹等影响。1898-1899年他参加了哲撒普组织的北太平洋探险队,在萨哈连岛和东部西伯利亚一带工作。以后他的活动就和美国分不开了。1901-1904年他参加了当时热心于向中国扩张的美国资本家席福出次组织的探查队到我国探查。1908-1910年他参加了美国布拉克司吞夫人组织的探查队到我国西藏高原一带探查。从1910年年起在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主任达二十余年之久。他著作很多,在美国东方学界以淹博著称。但在1934年秋突然跳楼自杀,原因不明。这种悲惨的结果在当时曾引起学术界的震动。

原文摘录:

凡在北京住过的人都知道中国人有保藏葡萄的秘诀。在北京夏天可以买到貌似新鲜的葡萄,是头年秋收保藏下来的。已故的F.H.金氏在研究中国农业上可算首屈一指的,他关于这一点曾说过下列这段话:“这古国的人民学得了贮藏易腐的水果如梨和葡萄之类的技巧,为的可以终年不断地在市场供应。梨在六月下旬很多,总领事威廉兹告诉我说葡萄经常到七月还有。我和我的翻译员谈起他们所用的方法,他只告诉我植果树的人只靠干燥的土窖来贮藏,窖里保持一定不变的温度,果子都个别用纸包裹起。凡是我们曾与之交谈过的外国人没有一个知道他们的贮藏方法。”《齐民要术》讲过这方法,此书是一部关于耕作的古老著作,约在第六世纪所写,其中已有许多增补之处。它说是在农舍的室内挖大坑为贮藏葡萄之用,墙上靠近地面之处都钻了孔,孔内塞上树枝,或填满泥士,以防屋子倒塌。彍葡萄之坑复以土。如此可以全冬保持一定不变的温度。 (查看原文)

音声最好赵佩茹
1赞
2021-02-26 15:52:14

—— 引自章节:葡萄树

「燕支」这个稀奇的名字引起了中国学者们的兴趣。它不但和匈奴语「阏氏」有相互关系,如习凿齿最先提出的,而且也和燕支山有关。罗愿在《尔雅翼》里说匈奴有一座燕支山,他又从《西河旧事》里引证了一首诗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些当然都是纯粹的幻想。
注:甘肃省甘州西南的山脉(《史记》卷123,第4页)「祁连」是匈奴语,意思是「天」。我认为它与满洲语的同意以的kulun 有关…… (查看原文)

小强从周
2018-03-15 21:31:39

—— 引自章节:臙脂:红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