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解析当代文化生产机制
探讨文化研究教学议题
………………………………………………
希望经过持续的努力,文化研究能够积累更多也更切身和优秀的在地研究,形成相应的理论说明,进而引导青年入门乃至投身于文化研究。而一旦有了这样的研究作为后盾,届时书写的形式,也应该有更多的创新,可以更为灵活地来讨论当代生活。
——罗小茗
………………………………………………
当读到罗小茗的《末日船票》,便很自然地浮出了周星驰电影《少林足球》中众师兄弟“归位”的联想。自然,文化研究的回归教育,并不是简单地重走一遍英国文化研究第一代所走过的老路,这恐怕也难以在不同的历史和地理脉络下发生,而是寻找新的方法,在当代中国急促变动中的语境之下,恢复文化研究对作为一项社会改造计划的教育内容、形式、过程的投入和关注。——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 许宝强
作者简介:
罗小茗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副研究员,从事当代文化研究与教学工作。出版有专著《形式的独奏》、编著《制造国民》、《“城”长的烦恼》等。
目录
序言通向未来的船票:作为通识教育的文化研究/1
一、 “船票”的难题/1
二、 通识教育的地形图/7
三、 以文化研究的方式教育/改造社会/13
第一章作为问题的当代生活/20
一、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21
二、 自相矛盾的“现代”/33
三、 中国的“现代”态度/43
第二章当代生活中的“文化”/51
一、 就是一套生活方式吗?/52
二、 作为武器的“文化”/57
三、 文化研究:敲碎硬壳/65
第三章“上大学”:消费还是生产?/71
一、 现代大学的兴起:两手空空的力量/71
二、 变革中的理念:从“新民”到“人力”/76
三、 “一流”之争/89
四、 身份的困惑:“大学生”/100
第四章消费之惑/109
一、 “喋喋不休”的商品/110
二、 意义的生产:表征/113
三、 呼唤“消费者”/123
四、 我们生活在“消费社会”吗?/136
第五章网络时代的知识生产/150
一、 当技术刺入“现实”/152
二、 你是潜在的技术决定论者吗?/160
三、 编码/解码,拼的不仅是智商/173
四、 “利用真理,有所作为”/185
第六章谁是“大众”/193
一、 面目不清的“大多数”/194
二、 霍克海默vs.费斯克/203
三、 知识分子和大众/215
第七章何谓“市场”/225
一、 “1, 2, 3,我们都是经济人”/227
二、 一项发明:市场诞生记/235
三、 争夺命名权/243
第八章何谓“国家”/252
一、 可爱的国家/255
二、 全球化时代的“跨国国家”/272
三、 一条叫做“中国”的道路/280
结语“遥望”的生活感/287
后记/296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当一个社会长期奉行单一的“强者逻辑”和“家人优先”的原则,大大小小的权利者总是推卸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一切责任,越来越多的公共福利被转化为只能在市场上购买的服务的时候,“求稳”和“自保”不仅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心态,青年们的“理想”以及追求理想的道路也变得越来越窄。如果说,在此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总是显得被动和消极的话,那么这一被动和消极的源头,从来也不是智力和基因,而是日渐成型的社会生存模式使然。 (查看原文)
逐梦的太阳
2赞
2022-07-25 18:00:31
—— 引自章节:二、 通识教育的地形图/7
人们越是只依赖于单一方案理解和参与社会,一个为权势、官僚、金钱和“民主”所控制、持续生产着不公的社会就越是顺利延续。 (查看原文)
震林
2023-10-22 21:13:01
—— 引自章节:序言通向未来的船票:作为通识教育的文化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