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 什么“字典”,可以让理科生读到欲罢不能?
鲜辣活泼的川式散文,一丝不苟的侦探精神,告诉你汉字背后的有趣故事与科学原理!
★ 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才算真正识字
《新华字典》告诉你一个字是什么意思;
《白鱼解字》告诉你这个字原本是什么意思,以及为什么。
★ 流沙河先生传世之作,各界大V感动推荐
流沙河先生四十余年磨砺传世之作,大冰、李承鹏、老愚、樊建川等一致推荐!
★ 精装畅读版:小开精装,双色印刷,图文对照,便于阅读、收藏;用纸环保、舒适、护眼。
———————————————————————————
流沙河先生既是诗文兼修的作家,又是长期研究古文字学和传统文化的大学者,本书是他数十年研究汉字、又花费数年时间撰述的精粹之作,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实为不可多得的汉字科普佳作。收入数百个常见汉字,一一解读它们的字形、字义、读音与造字原理,堪称汉字的元素周期表;利用现代考古发现,为没有见过甲骨文的许慎修订《说文解字》。理清每一个汉字的前生今世,梳理汉字的创造过程、演变轨迹与文化内涵,妙趣横生;作者亲自书写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多种古文字,一目了然。
作者简介:
流沙河(1931—2019),作家、诗人、学者。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幼习古文,做文言文,十七岁发表新文学作品。毕业于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1957年开始受“反右”影响,“劳动改造”二十年。一九七九年调回四川省文联,任《星星》诗刊编辑。一九八五年起专职写作,著有《白鱼解字》《流沙河讲诗经》《流沙河讲古诗十九首》等。
        001 一二三最古老 〇〇一
        002 四五六皆借字 〇〇三
        003 七八九亦借字 〇〇六
        004 十百千回到一 〇〇八
        005 万是一只蝎子 〇一〇
        006 春夏秋冬 〇一二
        007 东南西北 〇一五
        008 太阳之子 〇一八
        009 月亮之脸 〇二〇
        010 月下之事 〇二三
        011 星与晨星 〇二六
        012 参商以及木星 〇二九
        013 天上雨云雷电 〇三二
        014 求雨和扫雪 〇三六
        015 风凤本一字 〇三九
        016 山之多态 〇四三
        017 到山坡上去 〇四六
        018 石之器用 〇五〇
        019 石之兵用 〇五四
        020 土地崇拜 〇五七
        021 土田劳作 〇六一
        022 封土划疆 〇六五
        023 尘土遮天 〇六九
        024 江河海澥洋 〇七三
        025 川与水灾 〇七六
        026 源泉流演成派 〇八〇
        027 渊回沱淮温洹 〇八四
        028 大小水凼凼 〇八八
        029 水边妙喻 〇九二
        030 浮沉千古事 〇九五
        031 津渡与荠菜 〇九九
        032 洪洚深浅溺 一〇三
        033 家常用水 一〇六
        034 一碗汤说起 一一〇
        035 水梁与水法 一一四
        036 彝族火把节 一一八
        037 香火与灯火 一二二
        038 从烤人到烤肉 一二六
        039 火种不能熄灭 一二九
        040 火星和灸疗 一三三
        041 人体内也有火 一三七
        042 猎火与灶火 一四一
        043 有火隐藏字中 一四五
        044 从木与非从木 一四九
        045 人与木的互动 一五三
        046 劈柴与锓板 一五七
        047 树名丛说 一六一
        048 桑树构树漆树 一六五
        049 从根部到枝端 一六九
        050 树上多热闹 一七三
        051 木之器用 一七七
        052 小草一二三四株 一八一
        053 各种蔬菜取名 一八五
        054 茶菸蔗蓝麻 一八八
        055 药字的解释 一九一
        056 猎获与稼获 一九四
        057 草之为用大矣 一九八
        058 请细察一朵花 二〇二
        059 误从草头的字 二〇六
        060 苟茍之辨 二一〇
        061 禾黍稷秫稻谷 二一四
        062 禾穗落花之美 二一八
        063 公私香臭辨 二二二
        064 从季弟到禾镰 二二六
        065 糠中有疑问 二三〇
        066 米怎样变粮 二三四
        067 米酒的酿造 二三八
        068 米之异化 二四二
        069 近似米而非米 二四六
        070 麦从天上来 二五〇
        071 此豆非彼豆 二五四
        072 围绕酒器造字 二五八
        073 饮酒讲规矩 二六二
        074 吃饭问题多 二六六
        075 进餐的慢镜头 二七〇
        076 碗上造出字来 二七四
        077 餐具和炊具 二七八
        078 玉和玉璧 二八二
        079 璞与仆不相干 二八六
        080 从玉的一些字 二九〇
        081 金与铜的冶炼 二九四
        082 鐘与鍾不同 二九八
        083 捕兽鉗与牛刀 三〇二
        084 尖锐的金属物 三〇六
        085 贝赏贤贯负贮 三一〇
        086 贝币与贝饰 三一四
        087 风和虹都是虫 三一八
        088 蛙和大腹虫 三二二
        089 令人敬畏的虫 三二六
        090 令人恐惧的虫 三三〇
        091 螳螂与蜾蠃 三三四
        092 六种虫的取名 三三八
        093 捕鱼和养鱼 三四一
        094 大鱼和小虾 三四五
        095 鱼名探源 三四九
        096 鸟隹之辨 三五二
        097 鸿雁和鹰 三五六
        098 雀雉翟隼鹤莺 三六〇
        099 鸱鸮与鹳雀 三六四
        100 从隹的一些字 三六八
        101 子规鸟及其他 三七二
        102 羊与从羊诸字 三七六
        103 牛与从牛诸字 三八〇
        104 马与从马诸字 三八四
        105 豕与从豕诸字 三八八
        106 犬与从犬诸字 三九二
        107 猫科猛兽及其他 三九六
        108 小鼠到大象 四〇〇
        109 屋盖下面有事 四〇四
        110 建筑物种种 四〇八
        111 衣被天下人 四一二
        112 葛巾麻布丝帛 四一五
        113 丝系索牵和虱卵 四一九
        114 从丝省之字 四二三
        115 君子动口诸字 四二七
        116 二三四五只手 四三一
        117 双手万能 四三五
        118 好歹都是手 四三九
        119 投矛握笔摇铃 四四三
        120 见德觅相眼蒙眬 四四七
        121 眼睛多种表现 四五一
        122 一口到四口 四五六
        123 口之多用途 四六〇
        124 听圣声馘联职 四六四
        125 人头与鬼头 四六八
        126 头上毛最长 四七二
        127 从囟门到鼻子 四七六
        128 送礼和找饭碗 四八〇
        129 心思喻象之妙 四八四
        130 悔忧悦惊惕 四八八
        131 怡怠恶惶恭 四九二
        132 从肩到尾 四九六
        133 从胯到胯间 五〇〇
        134 膝与屈膝 五〇四
        135 从足三组联绵词 五〇八
        136 一直走下去 五一二
        137 行走在路上 五一六
        138 男女好昵孕 五二〇
        139 毓育幺幼乳 五二四
        140 家庭成员与考老 五二八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旧时华北民居患蝎,也就是患那种名叫万的毒虫,所以檐下有万便是厉害的厉。这种方法造字,旧称会意字,今已归入象意字。 (查看原文)
                E
                  2赞
                2015-01-02 11:50:42
—— 引自第9页
            原始人类采集狩猎,群体出动,必须公平分配果品肉类,所以需要计数如果真有仓颉夫子,他一定会先造一二三。怎样造?据说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那好吧,仿照手指,画一杠,画两杠,画三杠,字就造出来了。这该是最简单也最古老的三个汉字。设想我们的手指不是条状,而是圈状,一二三很可能就写成0-00-000了。
一字简单之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此书距今已有一千九百余年之久,这样解说一字:“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一是宇宙之始,万物之源,大道之根。能把最简单说得最伟大,也不容易。许慎又拈出弌字,说是一的古文。此说欠妥。弌字分解开来,从一,弋声,资格怎能比一更老?皆因后世巧诈日出,偷添笔画,改一成二成三成五成七,才造弌字代替一字,用于会计账簿,这算什么古文。后来又用壹顶替弌,等同写别字。
二字上短下长,求美观也。古代二字读lì,音与丽同。三千余年前商代甲骨文丽字是两只鹿,其后古文简化近似今丽,意为两鹿。古代送礼品两张珍贵兽皮,谓之丽皮。丽即二也。二字用于会计,防人偷改,便在弌下加一,成弍。还不放心,人民币又加贝,作贰。贝壳在古代曾经是货币。从贝的字多与财富有关。
三字古代读shēn,音与人参的参同。篆文参字是三颗星,其下是声符。参是古代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即猎户座中的三星,冬夜可见,很亮。《诗经》的“三星在户”就是指参宿冬夜出现于正南方天空上。参即三也。古人最初只叫三星,后来造出参字,专指三星。三字用于会计,稍改参字成叁。有文盲学了一二三,大喜说:“就这样简单。好,我能写十百千万了。”说对了一点点,甲骨文四的确横画四杠。四杠的那个四,被后来的篆文废除了。 (查看原文)
                木然
                2013-05-19 11:14:18
—— 引自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