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就是这么来的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朱永新、王宁、康震、周益民推荐给孩子的靠谱趣味汉字书,帮孩子轻松搞定大语文汉字头一关。

汉字是个神器,能帮你轻松打开中国历史文化的所有秘密。《汉字就是这么来的》系列是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专家孟琢写给孩子的趣味汉字书,按新课标精选小学生常用、能体现造字逻辑与中国历史文化的标准 ,选取了约400个神奇汉字。用300多幅全彩手绘、文物图,以及汉字树形结构,画说3000岁汉字的前世今生、演变历程;以5种字形演变、生动有趣又知识满满的语言,说透6大造字法,让孩子从根源杜绝易错字;更以一个个汉字穿起一条条知识线,带孩子读懂5000年历史文化的跌宕起伏、磅礴巨变。

全系列共六册:《走进汉字世界》《字里字外的天文地理》《字里字外的人体世界》《字里字外的衣食住行》《字里字外的动物王国》《字里字外的人文历史》。分册科学有逻辑、行文趣味超有料、内容专业有底蕴,让孩子换一种有趣的方式学汉字吧!

专家推荐:

文字是文化的根,是记录语言、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也是学习活动最重要的载体。这套书精选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汉字,逐一寻根溯源,通过分析它们从图画到符号的神奇变化,揭示汉字特有的造字逻辑和字形规律,对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母语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朱永新

这套书里有汉字漫长的历史、丰厚的哲理、真实的文化和生动的形象,而最难得的,是让古今汉字走入课堂的选材和编排设计——语简事长,见微知著。

——知名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宁

汉字,是一只密码锁,破解之后,你将看到一个无比精彩的世界。这套书让一个个古老的汉字向你走来,跳跃起来,鲜活起来!你会发现: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人生,读懂汉字,也就读懂了中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康震

以专业的视角、趣味的方式解读汉字文化,这是值得孩子和成人共读的书。

——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周益民

媒体推荐: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流光溢彩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跨越数千年传承至今,离不开这一笔笔奇妙的横竖撇捺弯钩的支撑。它们就像一个个紧致、密实的钙元素,微小却必不可少。走进《汉字就是这样来的》,深入体会汉字的价值和魅力,也就可以把握中华文明的精魂!

——语文报社总编辑、编审 任彦钧

了解历史和变迁,说起来是研究工作,多少会感觉枯燥或无趣,但是这套书从孩子可见、可感、可触的内容出发,并按此分类,领着孩子进入汉字的世界,是非常好的切入点。

——《小读者》杂志执行主编 刘纳新

看一个个汉字的发展演变,如烧脑解谜,充满快乐,又意外连连。跟一个个汉字回到他们诞生的历史现场,如穿越时空,通过“穴”“家”目睹的是人类从地穴到人畜共居的生活变迁,通过“取”见证的则是先秦军功制度的血腥残酷。这套书里,每个汉字都像是有几千载岁月与故事的说书人,讲着他们经历的故事。

——《中国文化报》记者 胡克非

作者简介:

孟琢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专家,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古代汉语研究所副所长,师从知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先生。曾发表汉字研究、普及类文章近百篇,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教育部级汉字重点项目。

作为大学老师,他积极面向社会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在学而思、博雅小学堂、b站、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尔雅等平台开设多门广受老师和学生好评的精彩课程,用趣味横生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古老的汉字世界。本系列图书就是在博雅小学堂“讲给孩子的《说文解字》”音频课基础上策划的图书。

他喜欢书法和猫,有两只小猫,一只叫“求求”,一只叫“随随”。其中,“随随”的“随”可不是“随便”的“随”。买猫前他卜了一卦,为吉祥的随卦,因此有了这个名字。

●汉字的起源
●汉字与八卦
●结绳造字
●仓颉:汉字的始祖
●汉字源自图画
甲骨文:传奇的开始
●神奇的发现
●占卜的秘密
●最早的记叙文
●千姿百态的甲骨文
金文:金灿灿的文字
●问鼎中原
●价值连城的编钟
●国家大事与家族荣耀
●古朴雄浑的金文
小篆:一统天下
●战国文字:我的地盘我做主
●秦始皇与文字统一
●李斯的马屁
隶书:大刀阔斧的简化
●写到手断的小篆
●隶书与简化
●两汉名碑
许慎与说文解字
●找一把解开古文字的钥匙
●发现部首的奥秘
楷书:汉字的「楷模」
●什么叫楷书?
●楷书四大家
●繁体字与简体字
象形字:用图画来造字
●什么是“六书”?
●象形:汉字是画出来的
●画出自己,画出世界
●图画与背景
●特殊的象形字
指事字:给象形字加上标签
●什么是指事字?
●指事字不常见
●一个“木”变出三个字
会意字:「拼积木」造字法
●“文”与“字”可不一样
●什么是会意字?
●人丁兴旺的会意字
形声字:超厉害的造字法
●好用的形声字
●形声字从哪儿来?
●形声字≠会意字
因形求义:解密汉字的方法
●方法1:找到源头,看图识字
●方法2:使用“六书”,举一反三
●方法3:核对文献,找准“物证”
汉字与古代经典
●孔子的课程表
●学:开启生命的觉悟
●习:勤劳不懈的实践
●时:把握自然的节奏
●说:心开意解的快乐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之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都是古文字,从隶书开始就是书写规范的今文字了。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化过程中,汉字遭遇过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秦始皇“焚书坑儒”。在漫天的大火里,中华古籍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古文几乎废绝。在这样的年代里,人们离古文字渐行渐远,很多人不明白汉字发展的过程,便开始根据当时通行的隶书来随意讲解汉字。比如说,什么是“长”呢?当时的“长”写作繁体字“長”,“長”和“馬”(马)的上半部分很像,于是有人就说“马头人为长”——长像马,马脸长,人脸要是像马脸一样,自然就是“长”啦。 (查看原文)

陀螺
2024-04-15 11:29:37

—— 引自章节:许慎与说文解字

在讲解会意字之前,我们需要先分清楚“文”和“字”。
什么?“文字”不是一个词吗?“文”和“字”不是一个意思吗?
当然不是,听我慢慢讲来。
象形字和指事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拆不开。
回想一下,象形字是一个独立的字,拆开了,就不成字了,指事字可以拆分成一个字和一个标签,但标签——指事符号也不是字,因此指事字里也只有一个字。这样的汉字,我们叫作“独体字”,它们由图画演变而来,是一个整体,切分不开,都是些独来独往,单独成字的“独行侠”。
和独体字相对的,是“合体字”,它们喜欢热闹,喜欢抱团,是由两个或更多的独体字组成的新字,就像动画片里的合体变身一样酷炫。
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这一讲要介绍的会意字,还有一种,是下一章要讲的形声字。 (查看原文)

陀螺
2024-04-17 08:15:00

—— 引自章节:会意字:「拼积木」造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