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民艺运动的源头起点,民艺之父的初心之作,中文简体版首次集结出版
◆解剖被忽视的半岛艺术,评鉴色彩、线条、形态特征,关照工艺背后的历史、思想
◆对比“中日韩”工艺美术差异与相似,在美的国度令东亚结缘
◆日本民艺馆、摄影师具本昌授权精美器物写真,在文字之外直观工艺之美
内容简介
与朝鲜陶瓷器的邂逅,启发了日本著名美学家、民艺之父柳宗悦的美学探索,最终促成影响整个日本社会的“民艺运动”,波澜延宕至今。本书为柳宗悦研究朝鲜半岛器物的论述文集,亦为了解民艺思想的奠基之作。曾散缀于《白桦》《工艺》等重要文艺杂志的十数篇名作,解剖了朝鲜半岛工艺美术的特点及风格,对比了东亚三国工艺作品的相似与差异。对器物的品鉴,体现了柳宗悦在东亚历史风云变幻的年代,对普通民众生活的深刻理解,其美学思想超越了文化和地域,包含着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1984年,因为对韩国艺术的卓越贡献,柳宗悦成为唯一被韩国政府授予“宝冠文化勋章”的外国人。
作者简介:
作者 | 柳宗悦(Sōetsu Yanagi,1889—1961)
日本著名美学家、思想家。“民艺”一词的创造者,被誉为“日本民艺之父”。
1910 年,参与杂志《白桦》的创刊,其后通过接触威廉·布莱克及佛教思想,走上探索美的道路。1913 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文科部哲学科。20 世纪初与朝鲜陶瓷器邂逅,令其在研究宗教哲学、文学的同时也对民艺产生了浓厚兴趣。1926 年,与富本宪吉、河井宽次郎、滨田庄司联名发表《日本民艺美术馆设立趣旨书》。
1936 年,创办日本民艺馆并任首任馆长。1943 年任日本民艺协会首任会长。获日本“文化功劳赏”、“朝日文化赏”,韩国“宝冠文化勋章”。
一生都在日本及海外遍寻手工制品,收集藏品多达17000 余件。著有《工艺之道》《日本手工艺》《民艺四十年》等作品。
译者 | 张逸雯
编辑,译者。译有《二十一世纪民艺》《奏响色彩》《我的小裂帖》等。公众号:拙考
译序·柳宗悦与朝鲜 / 1
朝鲜的美术 / 19
“高丽”与“李朝” / 47
李朝陶瓷器的特质 / 79
李朝的罐 / 97
朝鲜茶碗 / 103
朝鲜之作 / 119
李朝陶瓷的美与其性质 / 125
李朝陶瓷之七大奇观 / 139
朝鲜的石物 / 157
当下的朝鲜 / 169
苹果 / 17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艺术是民族心魂的呈露。一切民族皆在其艺术中表诠自身。洞达一国的心理,诉诸其艺术不失为捷径。因而,美术史家必然是心理学者。能从表曝的美质中洞悉心理的闪光之念,方可称为真正的美术史家。我们一旦通解了朝鲜的艺术,不仅可晓喻其美的特质,亦能透过表象亲聆这一民族内心的诉求。我撰写此文,也愿当得起一介明心见性的心理学者。
自然与历史始终是艺术的生母。自然为民族之艺术指明方向,历史则规之以应循的径路。若要把握朝鲜艺术特质的根柢,必要回归其自然,溯源其历史。且其特质在比较中,更鲜明了然。我愿在对比东亚三国即中国、日本与朝鲜的艺术中,寻访朝鲜的美。三国在同种东方气质下,共享同样的文化源流,却因自然与历史之别,孕生出色调迥然的艺术。 (查看原文)
韧勉
1赞
2022-08-01 21:21:53
—— 引自章节:朝鲜的美术 / 19
概览一般趋势,无论东西方,技巧的复杂性往往随时代变迁而递长。换言之,是人远离大自然后,将自身作为托付给了艺术。并非那无心之信仰孕生出这些作品,对自身技巧的意识成为主力。然而这一趋势是对自然的反叛。而对自然的反叛,就是对美的反叛。这是时代变迁之下,艺术也随之堕落的主因。罗马与希腊艺术之比较,就是一例。十二三世纪的基督教艺术与十六世纪相比,则更明显不过。又譬如,六朝的佛像与清朝相较,其差异不免让人惊叹。再者,将菱川师宣、鸟居清长所画的上古之作,与近代的浮世绘并列,则奇技淫巧对美的伤害一览无余。近世欧洲顶尖的艺术家所发起的运动,不正是对单纯的复归吗?一切末期之作是在这一不幸的趋势支配下,才被贬损了价值。
清朝的品物不如明,正是这一趋势所致。而了不起的明瓷在宋瓷面前,被技巧折损之处在在皆是。近代作品骇人的堕落,都可归因于炫技之过。偏离自然的人之作为,不过是对美的抹杀。 (查看原文)
韧勉
2赞
2022-08-01 22:23:13
—— 引自章节:李朝陶瓷器的特质 /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