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九版)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约翰·斯道雷所著之经典著作,在西方学界产生的影响经久不衰,是公认的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的综述性著作之一。

本书对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历史、传统及当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广涉文化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诸多社会科学思潮,梳理了国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文化研究、媒介研究、大众传播学、文艺批评以及新闻学等领域的学者与研究生阅读、参考的重要文献。

作者简介:

约翰·斯道雷,英国桑德兰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知名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理论与文化史、电影与文化记忆、消费与日常生活等。斯道雷教授多次访问中国,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学科建设有较大影响。

常江,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文化研究、数字新闻学、视听传播等,已出版多部专著和译著。

田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青年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媒体文化、影视文化、数字新闻学、国际传播等。

第一章 何为大众文化
文化
意识形态
大众文化
作为“他者”的大众文化
意义的语境化
拓展阅读
第二章 “文化与文明”传统
马修·阿诺德
利维斯主义
美国的大众文化:一场战后大讨论
其他人的文化
拓展阅读
第三章 从文化主义到文化研究
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
E. P. 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斯图亚特·霍尔与派迪·维诺:《大众艺术》
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拓展阅读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
经典马克思主义
威廉·莫里斯与英国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阿尔都塞主义
霸权
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
空想社会主义
拓展阅读
第五章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拉康精神分析学说
电影的精神分析
斯拉沃热·齐泽克与拉康式幻想
拓展阅读
第六章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克劳德·列维-施特劳斯、威尔·赖特与美国的西部电影
罗兰·巴尔特:《神话学》
后结构主义
雅克·德里达
话语与权力:米歇尔·福柯
全景敞视机制
拓展阅读
第七章 阶级与阶级斗争
阶级与大众文化
文化研究之中的阶级
阶级斗争
消费作为一种阶级区分方式
阶级与大众文化
精英政治的意识形态工作
拓展阅读
第八章 性别与性征
女性主义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解读言情小说
《观看〈豪门恩怨〉》
解读女性杂志
后女性主义
男性研究与男性气质
酷儿理论
交叉性
拓展阅读
第九章 “种族”、种族主义与表征
“种族”与种族主义
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渊源
东方主义
白人性
反种族主义与文化研究
黑命贵
拓展阅读
第十章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状况
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让·鲍德里亚
弗雷德里克·詹明信
后现代主义与价值多元主义
全球性的后现代
结语
拓展阅读
第十一章 大众文化的物质性
物质性
作为行动者的物质性
意义与物质性
没有意义的物质性/
全球化世界中的物质体
拓展阅读
第十二章 大众政治
文化场域
经济场域
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重顾霸权理论
群氓文化意识形态
拓展阅读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迷“们并不仅仅是狂热的读者,而且是积极的文化生产者。詹金斯对电视迷通过小说创作来改写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的10种方法做出了如下归纳:
1。情境重置(recontextualization):生产简评与长短篇小说以填补广播叙事(broadcast narrative)的空白,进而对特定行为做出额外的解释。
2。扩充时间线(expanding the series timeline):生产简评与长短篇小说来为虚构人物提供历史背景,而非纠缠于广播叙事对人物发展前景的探索。
3。焦点重置(refocalization):将注意力从主要人物转移到次要人物身上。例如,将原本处于文本边缘位置的女性黑人置于舞合的正中央。
4。道德重组(moral realignment):与“焦点重置”类似,即对广播叙事中的道德标准进行转换(如坏人变好人)。在有些情况下,原有道德标准仍得以维系,但叙事的视角转移到“坏人”身上。
5。类型转换(genre shifting):例如,将原本用于科幻剧集的叙事移位到言情剧集或西部剧集之中。
6。交叉(cross–overs):让某一部电视剧中的人物出现在另一部电视剧中。例如,《神秘博士》中的人物有可能以同样的身份出现在《星球大战》里。
7。人物移位(character dislocation):人物以新的名字、新的身份出现在新的叙事里。
8。个人化(personalization):改写者将自己写入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中。例如,我可以写一部短篇小说,在情节中安排自己被神秘博土邀请一同进行时光旅行,去探寻曼联球队到24世纪时变成了什么模样。不过,詹金斯也指出,迷文化中的许多人都不喜欢这种改写方式。
9。情感激化(emotional intensification):生产所谓“悲喜交加”… (查看原文)

佐耶
4赞
2022-10-15 15:59:24

—— 引自章节:文化场域

白人性仿佛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规范,而其他肤色的种族或族裔不过是对这种规范的偏离而已。这表明白种人占据着特权地位。如理查德·戴尔所言:
我们每个人都“仅仅是人”而已,没有谁有什么天然的强权地位。掌握了权力,就意味着可以代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发声。被划归某个“种族”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一他们只能代表自已的种族。但是那些存在于种族体系之外的人可以这样做,因为他们所代表的并不是某个特定种族的利益,而是“所有人”的利益。 (查看原文)

佐耶
3赞
2022-10-14 16:54:00

—— 引自章节:白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