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善的脆弱性:古希腊悲剧和哲学中的运气与伦理》是纳斯鲍姆的成名作,内容丰富详实,论证严谨而有条理。虽然看上去很厚重,却是关于人的日常生活最基本的问题:人的品格的好坏是否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感性和理性在好的人类生活中地位如何?作者在古希腊的悲剧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寻找答案。显而易见,在这位极富影响的女哲人心目中,“人,唯其脆弱,才有力量,才有美,才有卓越和高贵”。
作者简介:
玛莎C.纳斯鲍姆(Martha Craven Nussbaum,1947— )
“新斯多亚派”政治学家和道德哲学家。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和布朗大学,现为芝加哥大学“恩斯特·弗洛因德杰出服务讲席”法学和伦理学教授,曾任美国哲学协会中部分会主席。著有《善的脆弱性》、《培养人性》、《诗性正义》等。2016年获“京都奖·艺术与哲学奖”,2017年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委派她讲授“杰斐逊讲座”,这是美国联邦政府对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嘉奖。
修订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致谢
杂志和参考书缩写
第一章 运气与伦理
第一部分 悲剧:脆弱性和雄心
第二章 埃斯库罗斯与实践冲突
第三章 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冲突、视觉与简单化
第一部分的结论
第二部分 柏拉图:善没有脆弱性吗?
导论
第四章 《普罗泰戈拉篇》:一种实践推理的科学
插曲一 柏拉图的反悲剧戏剧
第五章 《理想国》:真实价值与完美立场
第六章 阿尔西比亚德斯的讲演:对《会饮篇》的一个解读
第七章 “这故事不是真的”:《斐德罗篇》中的癫狂、理性和改变论调
第三部分 拯救亚里士大夫多德的现象
导论
第八章 拯救亚里士多德的现象
第九章 理性动物与行为的说明
第十章 非科学的慎思
第十一章 好的人类生活的脆弱性:活动与灾难
第十二章 好的人类生活的脆弱性:关系性的善
第三部分附录 人与神
插曲二 运气与悲剧情感
收场白 悲剧
第十三章 背叛协定:对欧里庇得斯的《赫卡柏》的一个解释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成为一个好的人就是要有一种对于世界的开放性、一种信任自己难以控制的无常事物的能力,尽管那些事物会使得你在格外极端的环境中被击得粉碎,而陷入那种环境还不是你自己的过错。如下说法都表达了一些关于伦理生活的人类条件的重要看法:这种生活的根基就在于信任变幻不定的事物,就在于愿意被暴露在世界中,就在于更像一株植物(一种极为脆弱但其独特之美又与其脆弱性不可分离的东西),而不是一颗宝石。① (查看原文)
Arming
1 回复
19赞
2020-02-18 16:48:18
—— 引自章节:导读
好哲学最严重的障碍不是无知,而是用一种令人愉快的清晰性来迷惑人心的坏哲学。 (查看原文)
Rhapsodes
1 回复
6赞
2022-02-11 20:25:26
—— 引自章节:第八章 拯救亚里士多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