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在全球交往体系下,从13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到17世纪传教士安文思,“物的描写”与“物的想象”已然成为他们建构良好“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然而到了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后,良好的“中国形象”在欧洲人心目中轰然倒塌。本著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来华传教士马可•波罗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1299年)和门多萨撰写的《中华大帝国史》(1585年)以及“启蒙运动”时期(17—18世纪)利玛窦、曾德昭、安文思、杜赫德分别撰写的《基督教远征中国史》(1615年)、《中华帝国》(1642年)、《中国新志》(1688年)、《中华帝国全志》(1735年)为案例,较为详实地描述了欧洲近代两大思想解放运动时期来华传教士在欧洲中心主义立场下对中华工匠文化的另样回应,确证了中华诸物对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深远影响,显示了中华诸物在欧洲世界崛起中的作用,并进一步阐释了全球文明交往中的工匠文明之独特价值。
作者简介:
潘天波:
·艺术史博士
·中国艺术文化史学者
·江苏师范大学工匠与文明研究中心教授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负责人
·央视百家讲坛《好物有匠心》主讲人
·年榜“中版好书”“凤凰好书”和月榜“中国好书”作者
·江苏南京社会科学普及公益导师
·江苏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序
第一章 物流之路:易位与创生
一 丝路:物流之路
二 资源重组:思想、制度和技术
三 时空缔造:动力、身份和攫取
第二章 马可·波罗:猎奇与诗意
一 对诸物的描写
二 对帝国及物的想象
三 物的启蒙及其影响
第三章 门多萨:肤浅与奢华
一 对中华诸物的想象
二 对中华帝国的想象
三 影响系统
第四章 利玛窦:确切与过滤
一 对诸物的描述
二 对诸物的想象
三 侨易影响
第五章 曾德昭:勤勉与复杂
一 有关写作
二 对诸物的描述
三 对诸物的想象
四 影响系统
第六章 安文思:真实与敏感
一 对诸物及技术的描述
二 想象路径:“证实”与“敏感”
三 影响系统
第七章 杜赫德:实用与狂热
一 对中华诸物的描述
二 狂热的想象
三 影响系统
第八章 全球视角:物的传播
一 丝路与全球“物的流动”
二 全球“物的交往”
三 全球“物的传播”
四 全球“思的传播”
五 建构全球传播学
第九章 丝路:物的侨易
一 丝路,即侨易之路
二 物的侨易:想象与创生
三 影响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