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关联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去旅行吧!不断探寻新的检索词,才能冲破算法和茧房围堵!

日本新一代思想家、争议性奇才,挑战常规

首创观光客式生活哲学,重新定义人际关系

梁永安、刘擎、杜素娟、毛尖——推荐阅读

2015年纪伊国屋人文大奖作品

~~~~~~~~~~~~~~~~~~~~~~~~~~~~~~~~~~~~~~~~~~~~~~~~~~~~~~~~~~~~~~~

本书是日本思想家东浩纪的一部游记式随笔作品,通过回顾自己多年来在中国台湾、印度、奥斯威辛、切尔诺贝利、韩国、泰国等地旅行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倡导“福岛第一核电站观光地化计划”的初衷和遭遇,给出了一种似乎与我们的直觉相反的观察。

互联网是固化圈层的工具,不断发展着消除噪音的技术,脱离这种控制的方法只有一个:有意识地变换环境,移动身体,因为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去旅行吧!但是不要在旅行中寻找自我,而要寻找新的检索词!用现实中的弱关联不断为强网络注入噪音,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

固守某个团体做“村民”令人窒息,一直做“旅人”又太辛苦,穿梭于强纽带与弱关联之间的“观光客”,才是推荐的生活方式。暴露在偶然之中,不断与新的欲望邂逅,不同的个体通过“怜悯”微弱地联系在一起,才是21世纪全球化社会的希望所在。

作者简介:

东浩纪

Hiroki Azuma

1971年出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总合文化科博士,日本著名评论家、作家及文化学者,以研究并评论“御宅族系文化”而闻名。曾任国际大学全球通讯中心副所长、教授,早稻田大学文化构想学部教授,东京工业大学世界文明中心人文学院特任教授。2010年创办公司“言論 Genron”,主要经营图书出版,开展话题访谈活动。

文化研究专著包括《存在论式,邮政式》《动物化的后现代》《游戏式现实主义的诞生》《一般意志2.0》《观光客的哲学》《订正可能性的哲学》等。200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量子家族》,并于2010年获三岛由纪夫奖。

序言强网络与弱现实
1——去旅行:中国台湾/印度
2——成为观光客:福岛
3——去触摸物:奥斯威辛
4——生产欲望:切尔诺贝利
5——感受怜悯:韩国
6——不要惧怕“山寨”:曼谷
7——抵抗衰老
8——附赠
9——结语
哲学是一种观光
文库版后记
解说:对观光者而言,何谓伦理(杉田俊介)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本来,想要寻找自我也没有必要读书,没有必要旅行,只要观察你的父母,或者是你出生的城镇、母校、好友,就可以了,全部的“你”都在那里。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
正因如此,要想改变自己,只有变换环境。人无法抵抗环境,也不能改造环境。这样看来,只有变换环境(移动)。

再重复一遍,那就是有意识地变换环境”。去赌变换环境之后,自身所思考的、所能想到的、所希求的东西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用自己的意志去破坏自己身处的环境,进而改变它;主动打破自己与环境的协调性;故意违背Google提供的检索词。
在环境所期待的自我之中,定期混入噪音。 (查看原文)

尼加拉西瓜
2025-07-01 19:37:34

—— 引自章节:序言强网络与弱现实

台湾有本省人与外省人的区别。本省人是从日本殖民统治时代就一直住在台湾的居民,而外省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国民党蒋介石一起从大陆过来的新台湾居民。这种对立始终规范着战后的台湾政治。虽然我早已知道这些事情,但这次去台湾才第一次了解到,说“喜欢日本亚文化”的基本上都是台湾的本省人,而外省人更讨厌日本。

实际上,我这次遇到的会说日语的,都不是台湾外省人,而是台湾本省人。他们从小就跟家人说日语,家里也放日语歌,自然就喜欢上了日本的流行文化。也就是说,在台湾,对日本情感的建立常常与家庭有关。这并不是我的独特发现。对于在台湾居住过的人来说,这些大概都是常识,在网络上随便一查就能知道。但对我而言,如果不是实地去了一趟台湾,就完全不知道这回事,也没有契机去查考。 (查看原文)

尼加拉西瓜
2025-07-01 19:37:34

—— 引自章节:1——去旅行:中国台湾/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