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革命的结构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这是20世纪学术史上极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是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者们不可不读的基本文献。它引发了一场认识论的大变革,成为科学哲学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岭。其影响不仅在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而且延伸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在社会公众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中的关键概念如“范式转换”等如今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词汇。

本书自1962年面世以来就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一股世界性的研究热潮,至今不衰。本版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为庆祝该书问世五十周年而作,新增加拿大哲学家伊恩·哈金(Ian?Hacking)教授所写的导读。青年翻译家张卜天教授精心翻译了新的中译本。

作者简介:

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1922-1996)

美国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被誉为“二战后具影响力的一位以英文写作的哲学家”(理查德·罗蒂语)。库恩于1949年获物理学博士,后执教于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任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哲学劳伦斯·洛克菲勒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必要的张力》《黑体理论和量子的不连续性》等。

导读/伊恩·哈金
序言
第一章 导言:历史的角色
第二章 常规科学之路
第三章 常规科学的本质
第四章 常规科学作为解谜题
第五章 范式的优先性
第六章 反常与科学发现的出现
第七章 危机与科学理论的出现
第八章 对危机的反应
第九章 科学革命的本质与必然性
第十章 革命作为世界观的改变
第十一章 革命无形
第十二章 革命的解决
第十三章 通过革命而进步
后记——1969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对某一时期某一专业做仔细的历史研究,就能发现一组反复出现而类标准似的实例,体现各种理论在其概念的、观察的和仪器的应用中。这些实例就是共同体的范式,它们存在于教科书、课堂讲演和实验室的实验中。 (查看原文)

南舟
3 回复
23赞
2013-05-24 15:27:54

—— 引自章节:第五章 范式的优先性

当历史学家采取这一步时,必须将共同体的范式相互比较,并且与共同体中流行的研究报告进行比较。在这样做时,其目的是发现明显的或暗含的可分离的因素,这些因素是这个共同体的成员从他们更具全局性的诸范式中抽象出来的,并展开成为他们研究的规则。 (查看原文)

南舟
3 回复
23赞
2013-05-24 15:27:54

—— 引自章节:第五章 范式的优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