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 认识亚马多通过文学塑造的巴西,窥见拉美民族与文化精神的一隅
若热·亚马多是巴西经典作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译介最多的拉美作家,对于巴西身份塑造及巴西形象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将亚马多作品放置于巴西历史语境之中,强调其在记录现实的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巴西民俗传统,不断构建起新的巴西文化身份,并以此来应对巴西各阶 段的社会需求。
全书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亚马多文坛评价及文献综述;
2.亚马多笔下的巴西:“西方”或“亚非拉”;
3.亚马多式的混血女郎与巴西式的“种族民主”;
4.巴西狂欢精神与亚马多的狂欢化写作;
5.亚马多对“巴西身份”的解构与重塑;
6.结论:亚马多70年创作历程与巴西民族身份建构过程回顾。
作者简介:
樊星, 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葡萄牙语专业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巴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巴西文学,在《外国文学评论》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译著七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
前 言 001
绪论 其国·其人·其作 005
从见证者到建设者 007
闻名世界的“区域主义”作家 011
职业写作与“人民小说” 016
“书写巴西生活的最强音” 020
第一章 从西方到第三世界 023
欧洲阴影下的《狂欢节之国》 028
《汗水》浇灌的《可可》与阶级意识的诞生 037
第二章 城乡叙事中的诗与史 047
黑人、穷人、流浪汉:桑巴谱奏下的城镇史诗 050
地主、财阀、逃荒者:历史演绎中的乡村传奇 062
第三章 非黑非白的“混血面孔” 072
“黑人性”与“混血性”之争 074
《奇迹之篷》:混血视角下的平权之路 077
《干亲家奥贡》:神人同乐的“宗教混融” 089
第四章 流氓与狂欢 097
属于谁的狂欢节? 102
《金卡斯的两次死亡》:僭越与逆写 105
《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冲突与调和 115
第五章 超越性别的女人 124
象征“人民”的加布里埃拉 129
厌倦斗争的特蕾莎:塑造女神的两种方式 137
衣锦还乡的季叶塔:从女神降临到光环退却 146
第六章 瞄准民族建设的“阴暗面” 152
《大埋伏》的建设与乌托邦的覆灭 157
《圣女消失》中的奇迹与现实 166
余论 于“差异”中建构“认同” 174
参考文献 179
附录一 若热·亚马多生平及创作年表 187
附录二 若热·亚马多中译本目录 19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