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二十年前初刊至今,影响持久不衰,亦曾被译为英文,广泛流传。现经作者校订原作,增补大量内容,并从更能彰显历史时空连续性的角度,调整编次,从而成为较初刊更加完整精到的名家名作。与本书相关之《走出中世纪二集》也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
作者简介:
朱维铮 1936年生,江苏无锡人。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学术集林》主编。曾在北美、西欧和东亚的多所大学做过客座教授。
著作主要有《走出中世纪》、《音调未定的传统》、《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等。编注辑校有《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章太炎选集》(合作)、《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清代学术概论》、《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及增订本、《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卷一、《章太炎全集》卷三、《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等。主编有《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十种,《传世藏书》经学史类二十一种、诸子类五十种,《马相伯集》,《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以及论文集《传统文化的再估计》、《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基督教与近代文化》等,曾长期主持《中国文化》研究集刊、《中国文化史丛书》的编辑。
增订本小引
初版序
英文版序
走出中世纪
——从晚明至晚清的历史断想
匪夷所思
——世纪更替中间的哲人怪想
利玛窦在中国
楔子
一 利玛窦圆梦
二 怎样“劝化中国”?
三是“拓荒”么?
四 渗入王学开拓的空间
五“慢慢来”的策略
六 目的与手段的倒错
七 关于《利玛窦中文著译集》
利玛窦与李卓吾
徐光启和晚明史
晚明的西学领袖
何以不能称学派?
利玛窦和徐光启
晚明“天学”的轴心
技术救世的成败
附:《历史上的徐家汇》代序
给魏忠贤“造神”
“红夷大炮”
南明史的一部力作
十八世纪的汉学与西学
一 “空白”引出的疑问
二 答疑的难点
三 古老学术史的倒演
四 王学与西学
五 尊朱抑王的奥秘
六 南国汉学家的反应
七 汉学与西学的相关度
八 中世纪特色的回光返照
九 隔膜的心态
汤若望与杨光先
所谓《不得已》案
满清首任钦天监正
帝师生涯
杨光先发难
传教士内哄
满洲权贵支持更愚昧一方
南怀仁怎样告倒杨光先
关于清初的“中国礼仪之争”
“真理学”、“清官”与康熙
“一介不取”?
满清盛世的“小报告”
年羹尧与汪景祺
附:汪景祺《功臣不可为》
戮心的盛世
附:上引《乙丙之际箸议第九》部分译意
和砷案
附:清嘉庆四年正月十五宣布和坤二十大罪的上谕
在中世纪晚期的《三国演义》
讲史小说岂是信史?
满洲文盲权贵的教科书
荒谬的关羽崇拜
由清宫到民间的“三国戏”
“你能抵挡他么!”
马纯上和匡超人
《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初说
“以公心讽世之书”
马二先生说“举业”
文坛流氓匡超人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跋几份“反洋教”揭帖
历史的孔子与孔子的历史
一 假孔子与真孔子
二 近代三种假孔子
三 “假作真时真亦假”
四 信言有征见真实
阳明学在近代中国
——由晚清至民国的政见史札记
关于早年章太炎
——章太炎著作按语一束
《明独》
《读书后》
《译书公会叙》
《视天论》
《茵说》
《公言》
《原变》
《与梁鼎芬绝交书》
《匡谬》
《征信论》
《驳三书叙》
《》
《序》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原学》
《革命之道德》
《无神论》
《论诸子学》
《衡三老》
《悲先戴》
《哀后戴》
《与人书》
《复吴敬恒函》
《代议然否论》
《序》
关于晚年章太炎
——就“五四”后章太炎思想的札记
唯物史观在中国萌芽形态的历史考察
——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中世纪将复归吗?
——《知识价值革命》提出的疑问
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范文程)由于目睹满族统治者文化低,囿于民族畛域,于汉族逐鹿方式及心态手段均欠了解,因此他选择《三国演义》作为后金贵族的启蒙教科书,似乎不难理解。……直到雍正初,这时满族的汉化程度已很深了,但《三国演义》仍被贵族们奉作政治教科书 (查看原文)
sequoia
3赞
2012-10-28 16:47:00
—— 引自第117页
康熙将朱熹抬得比孔子还高,致使在十七世纪末,著名理学家陆陇其敢于声称,只有朱熹才懂得孔孟“圣道”,做学问只要读朱熹的书,就算到家了。 (查看原文)
金剛怒目
1赞
2013-04-24 17:18:22
—— 引自第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