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史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观察晚明史的一个别开生面的视角,在于晚明与世界的联系。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的晚明时期,正处在新航路发现之后的“全球化”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邻近国家传统的朝贡贸易之外,遥远的欧洲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以及它们在亚洲与美洲的殖民地,都卷入了与中国的远程贸易,而且都毫无例外地处在贸易逆差之中,占世界产量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后的“全球化”进程也表现在文化上,其主要标志就是以耶稣会为代表的教会向世界包括中国派出传教士,在传教布道的同时传播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的科学与文化。晚明时期进入中国的耶稣会士,通过澳门这个中西交流的窗口,对中国的知识界产生了影响。�

本书演绎晚明史的主要特色,在于充分表现了叙事史学的结构与魅力。晚明中国在经济、文化上融入世界之际,一个固步自封的王朝不仅不可能把握机遇,反而是加剧了自身内在矛盾,特别是朝廷上下都忙于政治派系之争,从万历到崇祯的几十年中几乎没有不争之时。书中以翔实的史料、细致的笔触,再现晚明王朝在内忧与外患的双重压力之下走向灭亡的全过程,并揭示其深刻的教训。作者广泛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在关于晚明时期“倭寇”、“市镇”、“新政”、“党争”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作者简介:

樊树志,1937年生。籍贯辽宁沈阳,出生地浙江湖州。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指导委员会委员、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代表作有《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年)、《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年)、《万历传》(1994年)、《崇祯传》(1997年)、《国史概要》(1998年)。

上卷�
导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
一、 地理大发现后的全球经济与晚明社会��
1. 新航路的发现与葡萄牙人的东来��
2. 以澳门为中心的晚明对外贸易�
3. “倭寇”新论――以“嘉靖大倭寇”为中心��
4. “马尼拉大帆船”与太平洋丝绸之路
5. 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二、 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与市镇的蓬勃发展�
1. 关于集市与市镇�
2. 江南市镇的发展与分布格局�
3. 江南丝绸业市镇与丝绸贸易�
4. 江南棉布业市镇与棉布贸易�
三、 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中国在文化上融入世界�
1. 耶稣会士的东来: 利玛窦的前辈�
2. 利玛窦神父的“本土化”传教活动�
3. 西方科学与文化的传播�
4. “西学东渐”与晚明知识界的反响――瞿太素、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
5. “西学”与王学、东林、复社――李贽、邹元标、冯应京、冯琦、方以智
第一章 张居正与万历新政�
一、 张居正与徐阶、高拱
二、 顾命大臣内讧: 张居正、冯保与高拱斗法�
三、 “王大臣案”――张、冯权力联盟的强化�
四、 万历新政的展开�
五、 余懋学、傅应祯、刘台与政治逆流�
六、 围绕张居正“夺情”的政治风波�
七、 新政的深化: 财政经济改革(上)
八、 新政的深化: 财政经济改革(下)
第二章 明神宗: 十岁登极的小皇帝�
一、 从皇太子到小皇帝�
二、 视朝、日讲与经筵�
三、 大婚�
四、 张居正归葬
五、 耕藉礼与谒陵礼
第三章 张居正之死与明神宗亲政�
一、 张居正之死�
二、 斥逐冯保�
三、 亲操政柄�
四、 围绕刘台平反的纷争��
五、 辽王案与查抄张府
六、 申时行辅政时期�
第四章 万历三大征�
一、 平定宁夏拜叛乱�
二、 东征御倭援朝�
三、 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
第五章 册立东宫之争与“妖书案”、“梃击案”�
一、 “争国本”的由来�
二、 神宗的宫闱生活与酒色财气
三、 册立东宫之争�
四、 围绕“三王并封”的纷争
五、 皇长子常洛的册立问题�
六、 “妖书案”
七、 “梃击案”
八、 福王之国的前前后后
九、 聚敛财富: 矿税太监横行
十、 临清民变、湖广民变及其他
第六章 东林书院与“东林党”
一、 从《东林书院志》看东林书院的本来面目�
二、 东林书院并非议论政治的讲坛�
三、 “东林党”论质疑――关于“东林与浙党”
四、 东林书院如何被诬为“党”?�
五、 东林非党论――兼论《东林党人榜》与《东林点将录》�
表目
表1 1600年前后澳门、长崎间中国货物贸易及利润率�
表2 1577―1644年马尼拉每年进港船数统计
表3 1586―1645年马尼拉港每年平均征收进口税额
表4 嘉靖七年至隆庆五年太仓银库收支数���
表5 万历清丈耕地增额数
表6 万历年间邯郸县税粮、均徭、里甲折银统计�
表7 万历年间邯郸县地亩征银统计�
表8 万历年间邯郸县人丁征银统计�
表9 万历年间华北一条鞭法实施状况
表10 隆庆元年至万历二十年太仓岁入银两及指数变化
表11 万历年间福王府庄田分布�
表12 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四年矿税太监向内库进奉金银�数量�
表13 万历三十年至三十五年太仓收支状况�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因此顾、高二氏义无反顾地要拨乱反正,要“救世”。顾宪成说:“士之号为有志者,未有不亟亟于救世者也。夫苟亟亟于救世,则其所为必与世殊,是故世之所余矫之以不足,世之所不足矫之以有余。”在他看来,救世之举就是“相期于道德”——“砥操砺节昭昭冥冥,一禀于诚理,则外无亏玷之隙,而有以保其完矣,其于道德也几乎。”这种道德的重整正是东林书院全部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查看原文)

卡列宁的微笑
1赞
2012-04-01 21:24:10

—— 引自第595页

万历二年(1574年)明朝官方在澳门与大陆之间的必经通途——莲花茎,修建了一座称为关闸门的城楼,定期开启,以便控制“澳夷”。其后由于广州贸易的重新开放,外国商人可以每年1月和6月两次到广州参加交易会,东南亚各国商人可以不必经由澳门径直前往广州交易,澳门逐渐成为葡萄牙人独占的商埠。葡萄牙人给它从新命名,因为当地有座供奉“阿妈”(妈祖)的天妃庙,所以就把它叫做“阿妈港”或“阿妈澳”,以后葡文简化为Macau,英文写作Macao。
而濠镜澳的叫法也逐渐演变为澳门。据说因为此地以南有十字门,人们便把两者合称“澳门”;或者说濠镜澳有南台山、北台山作为门户,所以称为“澳门”。 (查看原文)

卡列宁的微笑
2012-01-19 13:23:41

—— 引自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