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全新增订版)》:迄今口碑最好的经典明史读物!
还原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的本来面目;
为您详细解读帝王将相的欲望、得失、纠结、决断、布局与权谋。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四十岁的农民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之下,爬上龙椅登基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亲手建立的庞大帝国。
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总共276年,其中有七张独特的面孔,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我们:
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凭借人脉设计和高超政治手腕成功上位的朱棣,
无视官场潜规则的硬骨头海瑞,
在权力顶层呼风唤雨的大傻子魏忠贤,
身兼政治墙头草和变态杀人狂的张献忠,
在险恶政局中两面三刀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吴三桂,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反清复明并一举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翻开本书,您将清清楚楚看到这些帝王将相的欲望、得失、纠结、决断、布局与权谋,读完本书,您对人性的本质、权力的奥秘和中国现状的历史根源会有更深更透地了解!
作者简介:
张宏杰,一九七二年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历史作家。
从人性角度切入历史、还原历史人物本来面目是其写作特点。
成名代表作《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出版后因口碑而风行,被誉为新一代历史类必读经典。其他重要作品还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很累》、《饥饿的盛世》等。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全新增订版)》 :
第一章 权力的奥秘:朱棣 / 001
•朱元璋的纠结
•朱棣的悟性
•谁是最合适的接班人
•擦肩而过的皇位
•中国式政治规律
•建文帝削藩收权
•朱棣建立人脉的手段
•造反是一门技术活
•脑筋急转弯
•消失的建文帝
•从容登顶
•露出了本来面目
•鞭子底下出顺民
•政治就是表演
•“此上命也,奈何杀臣!”
•大奸亦大雄
第二章 偏执症患者:海瑞 / 023
•“海笔架”
•孤儿的圣人梦
•上任第一把猛火
•是谁造就了“海怪物”
•清官是官场上的反面教材
•骂皇帝
•嘉靖死了,海瑞哭了
•扫荡潜规则
•恩人也不放过
•背后的冷箭
•海瑞罢官的真相
•张居正眼中的海瑞
•七十二岁东山再起
•有人要拿下海瑞
•每天都盼着死亡来临
•死了,可以被树为楷模
•活活饿死的五岁女儿
第三章 一个开得过分的玩笑:魏忠贤 / 055
•太监专业县
•倾家荡产当太监
•“魏傻子”
•命运的拿手好戏
•五十二岁咸鱼翻身
•权力的滋味
•文盲治国
•绣龙的内裤
•荒谬的忠臣
•政治金钟罩
•九千九百岁爷爷
•造神运动
•崇祯动了一下小指头
•回到空白
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 081
•排队剁手的俘虏
•一日一夜黑风起
•亲历者余瑞紫的记忆
•归诚则草木不动,抗拒即老幼不留
•农民起义的本质
•农民和农奴的区别
•刮人肉者如屠猪狗
•缺乏弹性的权力
•稀里糊涂的起义
•一支没有番号的人马
•暴力的狂欢
•为暴力而暴力
•从良民到魔鬼
•陕北青年张献忠
•从“基层捕快”到“八大王”
•打仗靠流氓
•农民的淳朴和残暴
•大抢大杀大破坏
•底层文化缺什么
•为何喜欢杀美女
•实用主义
•陷于恐慌的成都人
•“打招安”
•“大西王”
•过把皇帝瘾
•“咱是斯文一气”
•治安问题
•“打粮”
•农民起义的三大功用
•“贼之失势在止”
•对起义者的再起义
•两个传教士的回忆
•人命在我,我命在天
•釜底抽薪之计
•屠戮成都
•集权体制的威力
•恐怖的一夜
•一千七百双手掌
•人肉为粮
•五重灾难
•“四川有土无民”
•杀人者和被杀者的共识
•“张献忠崇拜”
第五章 无处收留:吴三桂 / 144
•朝野闻名的孝子忠臣
•袁崇焕和洪承畴的教训
•“白皙通侯最少年”
•皇太极计收人心
•投降的精神代价
•两座牌坊
•陈圆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
•性格即历史
•秘密交易
•报偿:云南王
•“既取我室,又取我子”
•虔诚的佛教徒
•“只此云南是吾血挣”
•末路
•“谁识元戎事两朝”
第六章 血液里的海水:郑成功 / 178
•台湾城的荷兰人
•郑成功的计划
•海盗郑芝龙
•中日混血儿
•“勿以红毛火炮为畏”
•不怕死的中国士兵
•沉没的“赫克托”号
•“国姓爷”
•有弹性的刚烈
•“我来到的地方,我就一定征服”
•明亮的少年
•父与子
•技术差距
•东方唯一的一次胜利
•血液中的“海盗基因”
•最大的海盗集团
•最后一个大明忠臣
•孤臣辞世
后 记 我的文学青年生涯 / 20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什么传统时代的中国农民有这么强烈的生育冲动?
旧时代的人生活离不开家族。人多势大的家族往往恃强为胜,占尽上风,人丁孤单的弱族则往往处于受凌虐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人口自然多多益善。生存竞争的需要使旧家族产生一种无限扩张人口的内在冲动。传统时代的中国人,是被锁定为传宗接代链条上的一个环节,篆刻为祠堂牌位上的几个汉字。传统家庭中,家长是绝对的权威。因此,多生养子孙,是实现和扩张这一权威的最重要方式。至于孩子生下来,能不能受到教育,未来的生活能不能幸福,似乎不是他们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所以,尽管一生都是颠沛流离当中,朱五四还是不遗余力地像倭瓜甩蔓一样,东一个西一个地生。
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很少发现中国这样的生育激情。在欧洲几千年历史中,堕胎和弑婴一直是常用的控制人口手段。欧洲人老了之后不依靠儿女赡养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原来人死后在阴间得靠纸钱作为经济来源,他们死后或者魂飞烟灭,或者直接升了天堂花天酒地吃喝不愁。因此从文明源头开始,欧洲人对生育就抱着一种警惕的态度。古希腊思想家一直强调控制生育。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口增殖与城邦的经济政治状况有密切的联系:“繁殖如无限制,势必导致贫穷……跟着贫穷,又导致内乱和盗贼。”他说:“凡以政治修明著称于世的城邦,无不对人口有所限制。”他主张,国家应该根据诸如地产多少等经济条件控制人口。在一个财富资源相对固定的城邦中,人口也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各家繁殖的子嗣应有一定的限数,倘使新娠的胎儿已经超过这个限数,正当的解决方法应在胚胎尚无感觉和生命之前,施行人工流产(堕胎)”。
古希腊的年轻人比几千年后的中国人观念更为新潮,他们注重个人成就,不愿过早地为婚姻所困而影响其追求。希腊社会流行晚婚,一般男子结婚都在三十岁左右。古罗马帝国政府虽然大力提倡生育,但收效甚微。那时上流社会的人为了不受婚姻的束缚,逃避家庭责任,许多人选择终生独身。… (查看原文)
达达刚子
3 回复
27赞
2014-09-27 12:04:43
—— 引自第123页
白莲教和朱元璋的专业——也就是佛教——关系很深,或者说,是佛教的一个变种。它本是源于佛教净土宗。
天下事物,只有足够“低幼”才能流行,这是永远不变的规律。要说正宗,中国佛教当然要以千辛万苦从印度取回真经的三藏法师创立的唯识宗为正宗。然而事实是,唯识宗因为经典太浩繁逻辑太细密,不适合普通人的智商而迅速湮灭。中国特色的净土宗却因为它超出寻常的简便易行而大行其道。
净土宗比方便面还要方便。它不需要你钻研什么佛经,也不需要你苦苦修行,它只要你会说“阿弥陀佛”四个字就可以。它的理论是,一声“阿弥陀佛”可以免除几十亿劫的罪过。只要你不停地念佛,积累的功德就越来越多,等到阿弥陀佛被你烦到不行了,就得把你救出苦海,往生净土。
所以它迅速深入民间,南宋之后,“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底层信众完全被它垄断,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这是天下万事的常态。
释迦牟尼天上有知,一定会晕倒在莲花宝座上。
白莲教是净土宗的一个变种。它的教义也同样简单,只不过它的组织比较严密。净土宗虽然也结社,但社内关系松散,众生平等。而白莲教将平等的关系变成严格的师徒关系,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格的师徒网络,成为政治动员的有力武器。当腐败蔓延、统治力衰微之际,往往是这类民间宗教兴盛发展的时期。一旦势力成熟,起义就不可避免。 (查看原文)
达达刚子
3 回复
27赞
2014-09-27 12:04:43
—— 引自第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