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剑桥中国史》是剑桥历史丛书的一种。本书为第3卷,论述隋唐时期的王朝历史,作为《剑桥中国隋唐史》的上卷。原书于1979年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外隋唐史研究的水平。
本书是一部结构来谨、资料丰富、内容充实的断代史,在不少问题上有独特的见解,自成一家可言。相信对这一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能够从中看到西方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隋唐史的研究者也可作为参考。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对隋唐史上有争议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乏新意,富有创见。特点之二是它填补了隋唐史研究中的不少薄弱环节,乃至空白。特别之三是它在论述隋唐史时,没有局限于隋唐史本身,而是将隋唐史放在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从汉至宋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特点之四是它极其重视史料真伪和专题研究,并且广泛吸取了各国的学术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崔瑞德(1925—2006),英国汉学家、历史学家,主要研究中国隋唐史,历任英国剑桥大学第六任汉学讲座教授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胡应湘汉学讲座教授,1967年被选为英国学术院院士。与美国哈佛大学学者费正清共同主编《剑桥中国史》。
总编辑序
图表
第一章 导言
剑桥大学中文教授 崔瑞德
全国统一的形成
制度变化
经济和社会变化
隋唐和外部世界
史料的问题
第二章 隋朝,581-617年
前耶鲁大学查尔斯·西摩讲座历史教授 已故芮沃寿教授
6世纪的中国
开国者隋文帝(581-604年在位)及其辅弼大臣
隋代面临的大问题
炀帝(604-617年在位)的个性和生活作风
炀帝在位时的问题
第三章 唐王朝的建立:唐高祖(618-626年在位)
伊利诺伊州厄巴纳-香潘大学历史与亚洲研究副教授 霍华德·韦克斯勒
夺取政权的经过
唐王朝对全国控制的扩展
对内政策
唐王朝与东突厥的关系
玄武门之变和内禅
第四章 唐政权的巩固者唐太宗(626-649年在位)
霍华德·韦克斯勒
太宗朝的群臣
朝廷的“地区性政治
国内政策和改革
旨在加强中央权力的政策
继承问题的斗争
第五章 高宗(649-683年在位)与武后:继承人与篡位者
崔瑞德和霍华德·韦克斯勒
武后的兴起
武后的当权
高宗的对内政策
对外关系
第六章 武后、中宗和睿宗的统治,684-712年
安大略沃特卢大学历史助理教授 理查德.W.L.吉索
第七章 玄宗(712-756年在位)
崔瑞德
第八章 中唐、晚唐的宫廷和地方
康奈尔大学历史教授 C.A.彼得森
第九章 晚唐的宫廷政治
芝加哥大学中国史助理教授 迈克尔·多尔比
第十章 唐朝之灭亡
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助理教授罗伯特·萨默斯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与太宗关系最密切的僧徒是伟大的朝圣旅行家玄奘。佛教史料强调太宗非常看重玄奘,并指出这种感情来自皇帝个人信仰。但没有迹象表明,太宗对玄奘的兴趣是由于后者倡导了新教义。他感兴趣的是,玄奘是唯一对印度和中亚的地理、风俗、物产和政治等方面有知识的人。太宗确曾劝过玄奘还俗,在朝廷做官。此议虽不果行,但玄奘却被说服留在长安的弘福寺从事他的繁重的译经工作,而皇帝则对此提供优厚的津贴。 (查看原文)
夏天
1赞
2013-06-22 09:34:21
—— 引自第218页
关于高宗时期朝廷分成支持与反对武瞾的两派,已有人提出几种解释。近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对立的派别代表了不同地区的贵族利益集团。按照他的理论,李唐家族从六世纪初期兴起之时便与集中于中国西北地区(陕西与甘肃)的许多大家族(即所谓“关陇集团”)建立婚姻纽带,这些家族自西魏以来已在北方成为统治阶级的核心。“关陇集团”内部复杂的婚姻关系已组成一个忠于皇室的关系网;当高宗试图废掉这个贵族集团成员之一的王皇后而代之以该集团之外的武瞾时,这个关系网就显露出来了。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瑷和来济之反对武瞾,是由于他们都是关陇集团成员。而武瞾的支持者像李世勣等人,则都出身于其他地区。他们大多来自东北平原,很多人进入官场是通过科举制度,而不是凭借贵族的世袭特权。他们是陈寅恪称之为“山东集团”的成员。王皇后和武瞾之间的争夺不仅仅是宫廷内部之争,而是反映了两个政治精英集团之间夺取最高权力的政治斗争。 (查看原文)
夏天
1赞
2013-06-22 16:33:22
—— 引自第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