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是黄仁宇先生的一部历史著作,记叙的时间自1924年国民党黄埔建军始,至1945年抗战结束止。书中对海内外关于蒋介石的评议,多有精彩的辨析;作者拣择与排比史料的方式,别具慧眼,言人所不能言。作者沿袭其大历史观的研究方法,检视蒋介石的历史定位及其历史局限性。作者曾说,写作此书,目的在于阐明中国由“中世纪国家”步向现代的挣扎和转折。此次增订出版,增补了作者相关的四篇文章,作为附录;并对全书的文字重新做了核订并有所补充,使全书更趋完善。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其后从军,1950年退伍。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先后在南伊利诺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NewPaltz分校任教,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明代的漕运》《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地北天南叙古今》《中国大历史》等书。曾参与《中国科学与文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第一篇 黄埔建军、北伐、清党
第二篇 安内与攘外
第三篇 不畏鲸吞,而怕蚕食
第四篇 “四强之一”及其负担
第五篇 卷尾琐语
附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然而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不承认知识出自客观,他的口语为“天下无心外之物”……陈荣捷教授是当代研究王学之权威。他就说出王阳明的哲学短于逻辑,而长于行事之决断。因为以行动代替知识,可能打开局面,而用不着左右思量,顾虑多端,反而迟疑不决。
以下一段出自蒋介石日记:“余性狂直愚拙,故对人对事皆无戒惧,更无疑虑,所谓直道而行者乎?因之此身虽入险境,而不知其为冒险;已当万难,而不知其为犯难。及至险难一一暴露,方知此身已陷重围,乃不得不发奋拼命,恶战苦斗以自救。而自救之道,一则攻坚致强,一则蹈瑕抵隙。多用瞑眩廖(打不出来病字旁的)疾之方孤注一掷之举,以为最后一着则为起死回生,绝处逢生之机,亦即兵家所谓置之死地,蹈之亡地,而后生后存之道。此余一生之所以不能茹苦含辛者在此”,内中全未提及王阳明,可是先采取行动,此考虑后果的方针,与日人心目中的王学如出一辙。而且内中的“瞑眩廖疾”,亦即猛开药方,使受者头晕眼花,典故出自《书经》“药勿眩瞑,厥疾勿廖”,尤其自认其行动不合逻辑。 (查看原文)

一次性射出成形
1 回复
8赞
2012-07-17 12:46:37

—— 引自第15页

大凡作自传和回忆录的总有替本身辩白、掩非饰过的趋向,所以一般说来此类文字不可尽信。而蒋氏日记却已明白道出,是一种促进修养之工具。再从他保持纪录的习惯看来,写日记亦可算作他行政工作之一部分。再加以王阳明之影响,他的日记始终带有信仰的成分。这些因素既可以视为军事思想,或战场心理,亦可视为革命哲学,总之就与一般不同。 (查看原文)

一次性射出成形
1 回复
8赞
2012-07-17 12:46:37

—— 引自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