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中国读本: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内容简介:公元前221年,秦王称帝,立号“始皇帝”, 保国家安宁,秦国开始了一场大辩论,是继续四周时期的治理制度还是采用新的郡县制呢?一场争论下来,始皇帝坚定地站在了李斯一边,于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的新的治理模式拉开了序幕。随后几千年,随着治理模式的变化,行政区域的划分也不断地必生着变化。

作者简介:

周振鹤,1941年生于厦门,1959年至1963年就读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矿冶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著有《西汉政区地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方言与中国文化》(合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主著),学术随笔有《随无涯之旅》、《逸言殊语》、《中人白话》、《知者不言》,论文集有《周振鹤自选集》、《学腊一十九》,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晚清营业书目》等;同时还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多个奖项。

引言
第一章 从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行政区划的由来
一 楔子
二 行政区划的由来
第二章 两度回光返照–郡县制的“封建”变形
一 汉代封建制的施行和纠偏
二 西晋封建的失误
第三章 两千年三循环–行政区划层级的增减
一 行政区划的层级与管理幅度
二 郡县二级制向州郡县三级制的转化
三 州县二级制向道(路)州县三级制的转化
四 省路府州县多级制向省县二级制的简化
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量地制邑度地居民–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
一 政区幅员的尺度
二 “百里之县”的相对稳定
三 “千里之郡”的缩小倾向
四 “万里之州”的起伏变化
五 政区幅员变化的特点
第五章 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行政区域划界的原则
一 政区边界的概念
二 山川形便原则的运用
三 犬牙相人原则的萌芽与发展
四 犬牙相人原则的极端化
第六章 赤畿望紧上中下–行政区划的等第变化
一 县级政区的等第
二 统县政区和高层政区的分等
三 政区分等的意义和作用
第七章 都尉、都护府和都司卫所–军管型的特殊政区
一 两汉魏晋的都尉
二 汉唐的都护府
三 北魏的镇戍
四 明代的都司卫所
五 唐代的羁縻府州与明代的羁縻都卫
六 军事因素对行政区划的影响
结语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这样的距离,如果起早贪黑的话,可以在当天徒步往返。对于官员下乡劝课农桑,农民进城交纳租赋都是比较合宜的。 (查看原文)

祥瑞御兔
2012-12-19 15:10:33

—— 引自第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