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薛爱华是)以往四十年美国中古中国研究的同义词。

——柯睿(Paul W. Kroll),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

本书是关于中古中国的热带地区,它以朱雀为其象征。……我要考察其对于中古中国人的知识构成有何贡献,同时考察其对于中国人的感觉、情感以及想象力的影响——或者反过来说,考察中国精神这个大熔炉如何改变了这一片土地。

本书的目的不是让过去“观念化”,而是以一种生动活泼而且感性的方式,去了解过去,而且不必牺牲其精确性。这意味着要尝试将唐代人的中世纪世界,既看作是一个实有的境界,又看作是一种想象的诠释。

——薛爱华

内容简介:

今天富饶的岭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岛)和毗邻的安南(大部分北越及红河三角洲)地区,在唐代还是一片边远地区的“蛮荒化外”之地,旧称“南越”。本书即是关于这片神秘而燠热之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作者“遵循了上帝造物及从诺亚方舟登岸时的顺序”,逐一描述了中古南越引人注目的自然风物与山川地貌:从天空到海洋、岩石、河流、植物、野兽与鸟类,当然还有历史地理、区域分布、语言、人种、宗教、气候等等。

作者卓越的历史语言文献的功底与人类学、民族学与民俗学的广阔视野,使得本书集历史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与名物研究于一体;而唐代诗文与笔记史料中所呈现的中原唐人对南方土著的人文、宗教、风土、名物的认知与想象,使得本书不是在展示“博物馆抽屉中的一些标本”,也不是把历史“观念化”,而是要真正地“复苏”并“认识”那段历史,在千变万化的气、味、音、色中,试图探究这种南方的气味和感觉——以朱雀为象征——如何激发了在南越的唐人的想象力。

作者简介:

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1913—1991,旧译爱德华•谢弗),美国著名汉学家和语言学家,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唐代研究乃至整个西方唐代研究的领军人物。1938年获柏克莱加州大学学士学位,攻读人类学;1947年获哈佛大学东方语言学博士学位。之后一直任教于柏克莱加州大学,直至1984年退休。曾出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并长期主编《美国东方学会会刊》(JAOS)。

薛爱华深受传统欧洲汉学影响,重视历史语言文献的研究(精通十几种古今语言),加之他在民族学、民俗学和人类学方面的丰厚学养,使他的中国中古研究呈现出开阔的视野与多视角融合的特点。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中外史学界均享有盛誉,如:唐代的社会文化史,尤其是物质文化(名物)研究、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原汉文化与周边民族文化的融合、道教与文学的关系,尤其是唐诗与道教在唐代文化中的作用等等。

专著十数种,代表作有:《闽帝国》(1954),《杜绾<云林石谱>简释》(1961),《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1963),《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1967),《古代中国》(1967),《珠崖:早期的海南岛》(1970),《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1973),《步虚:唐代对星空的探讨》(1977),《唐代的茅山》(1980),《时间之海上的幻景:曹唐的道教诗歌》(1985)等。

代译序
四裔、名物、宗教与历史想象
美国汉学家薛爱华及其唐研究
程章灿绪论
中古汉语的拼写-江南-南越-岭南和安南-
蛮人和华人-仙-灵-克里奥人第一章
南越:前景与背景
现代民族-古代民族-古代占婆与高棉第二章
华人
重新征服-道路与城市-士兵-官员-迁客逐臣-克里奥人第三章
蛮人
獠人及其他-暴乱-背叛者-占婆人-其他外国人第四章
女人第五章
神灵与信神者
道教徒-佛教徒-鬼神-妖怪第六章
世界
造物者-地气-自然观第七章
天与气
星辰-季节-风暴-赤天-瘴气第八章
陆地与海洋
陆地-海洋-山与洞穴-河与泉-描述与欣赏第九章
矿物质第十章
植物
热带森林-神奇植物与有毒植物-有用植物-
食用植物-芳香植物-观赏植物第十一章
动物
无脊椎动物-鱼与蛙-爬行动物-龙及同类-哺乳动物-鸟类第十二章
朱雀
南方的气味-南方的滋味-南方的声音-南方的色彩-朱雀附录一
本书出现的州名附录二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事实上,这些“成果”从来不曾巩固过。历经了汉唐之间各次内战和政治分裂,这些可怜的蛮族已饱受骚扰和劫掠,与此同时,也受到几个汉人割据政权的引诱和奖赏,其中有的政权在湖南,有的在四川,还有的在南越。有时,他们从祖先居住的家园出发,在汉人“定居”区域的缝隙中,甚至远赴我们今天称为华中的地区,寻找新的定居地。在公元404到561年之间,在长江以北的湖北、陕西、河南、安徽地带,发生了四十多次原住民暴动,这足以使人震惊。这种灭绝与同化的过程一直没有停止。也有一些例外:公元六世纪前半叶,汉族人不断攻伐四川和两湖地区的獠人“以自利”,而当外来的(原始蒙古人?)北周王朝确立了对他们的统治之后,他们“自尔遂同华人”。这表明,这个外来王朝的统治者比起先前那个纯汉族的梁朝统治者来,对其非汉族的新臣民有更大的同情心。显然,南越土著没这么幸运,因为北周的势力从来没有扩展到那么遥远的南方。 (查看原文)

Summum Bonum🍀
3赞
2020-11-11 14:26:25

—— 引自章节:现代民族―古代民族―古代占婆与高棉

像瑶人一样,他们散居在岭南(包括海南)和东京地区的山顶上,当地人称之为Meo(苗),不过他们自称Mhong(蒙)[1]。他们是比瑶人更晚近的移民,被认为在元明时期才来到这里,被挤压到更高、人们最不愿意去的地方[2]。他们从事原始农业,崇拜狗和老虎,大多数人住在吊脚楼里(瑶人住在平地上),独立,性观念开放,喜欢他们的小马[3]。 (查看原文)

Tina
1 回复
1赞
2015-01-04 13:15:59

—— 引自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