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将展现八百年的历史,这里有两个短命王朝:秦和晋,一个或两个长命王朝:西汉和东汉,还有天下三分和南北对峙。含六卷:

卷七《秦并天下》:秦始皇的尸体被秘密运往咸阳时,身边堆满了鲍鱼。帝国一统天下,二世而亡,就活了十五岁。但大秦没死,秦始皇首创的“帝国制”将主宰中华历史两千一百三十二年。

卷八《汉武的帝国》:汉武帝政治上加强集权,思想上独尊儒术,经济上盐铁官营,军事上东征西讨,从而变秦制为汉制,化夷狄为华夏。那么,在他的不世之功后面,有着怎样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

卷九《两汉两罗马》: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然而,中华在短暂分裂之后重归一统,罗马却走上了不归之路。

卷十《三国纪》:从曹丕称帝到西晋灭吴,匆匆六十年,三国只是秦汉与两晋之间的小插曲。这段因《三国演义》妙笔生花而家喻户晓的历史,其真实面貌究竟如何?

卷十一《魏晋风度》:唯美时代里,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展现出异样的丰彩。

卷十二《南朝,北朝》:马镫的发明,简单而伟大,骑兵从此人马合一,所向无敌。在北方,鲜卑人凭借这双“中国靴子”迅速崛起。宋齐梁陈,南方却一口气换了四个短命王朝。

作者简介:

易中天

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如此,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易中天中华史 第七卷:秦并天下》
第一章 始皇革命
第二章 陈胜造反
第三章 项羽争雄
第四章 刘邦称帝
第五章 大秦没死
《易中天中华史 第八卷:汉武的帝国》
第一章 帝国之初
第二章 独尊儒术
第三章 高度集权
第四章 官治天下
第五章 是非功过
《易中天中华史 第九卷:两汉两罗马》
第一章 世界
第二章 历史
第三章 制度
第四章 信仰
第五章 理念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卷:三国纪》
第一章 袁绍揭幕
第二章 魏武挥鞭
第三章 孙刘联盟
第四章 三分天下
第五章 武侯治蜀
第六章 桃园惊梦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一卷:魏晋风度》
第一章 时代
第二章 人物
第三章 精神
第四章 风尚
第五章 价值观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二卷:南朝,北朝》
第一章 大换血
第二章 鲜卑人
第三章 南朝试验田
第四章 宗教问题
第五章 再造新文明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实际上,秦二世继位的第二年,陈胜吴广就反了。义军大旗一举,天下云集响应,星火顷刻燎原。两年后,秦相赵高谋杀了二世皇帝,立子婴为秦君,去帝号,称秦王。也就是说,仅仅风光了十四年,大秦就一落千丈,由帝国重新变成了王国。更可悲的是,降格为王国的秦并没能苟延残喘,子婴也很快就向刘邦投降。这位可怜兮兮的亡国之君,其实只当了四十六天秦王。 子婴投降一个月后,项羽率诸侯联军入秦。他像一头野猪一样地闯了进去,掠财宝,掳美女,焚宫室,屠咸阳,杀子婴,尽灭秦宗族。然后分封天下,自号霸王,都于彭城,史称“西楚”。原来的秦王国则分裂成三个封区,封给了秦的三个降将,号称“三秦”。
(查看原文)

喵骨朵阅读
2017-11-02 18:41:02

—— 引自章节:始皇革命

想当初,秦是何等的不可一世!公元前241年,楚国牵头,与赵、魏、韩、卫组成五国联军,以考烈王为总司令,春申君为参谋长,合纵攻秦。联军兵临函谷(在今河南省灵宝市),气势汹汹地准备破门而入。秦人处变不惊,坦然开关迎敌,五国联军竟魂飞魄散,不战而走。秦人不费吹灰之力,各国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现如今,秦又是何等的不堪一击!屠城的项羽,本不过一介武夫;首义的陈胜,本不过一名戍卒;受降的刘邦,则不过帝国一个小小的亭长。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长,是比乡长还低的“股级干部”,却取秦皇而代之,成为新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查看原文)

喵骨朵阅读
2017-11-02 18:41:02

—— 引自章节:始皇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