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者与他者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中国的历史,不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历史而已;中国文化系统也不是单一文化系统的观念足以涵盖。不论是作为政治性的共同体,抑或文化性的综合体,“中国”是不断变化的系统,不断发展的秩序。这一个出现于东亚的“中国”,有其自己发展与舒卷的过程,也因此不断有不同的“他者”界定其自身。

到了今天,经过八次锤炼,“中国”已不再是传统的中国。“中国”竟在几个古老文化体系之中,经历了最大,也可能最为彻底的变化过程。我们甚至可以提问:原来的“中国”是否还存在?

作者简介: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出生,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多所知名大学,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代表著作包括《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等。

引言
1 史前时代
2 殷商时代
3 周代封建的天下
4 战国时代的列国体制
5 中国世界的形成
6 汉代的中国
7 帝国系统的衰变
8 族群“主”与“客”的转化
9 “我”“他”的大混合
10 唐代的中国
11 宋代:列国体制下的中国
12 蒙古的时代
13 明代中国
14 满清帝国
15 近代的变化
16 国共两党的中国
后论
补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繁榮的本土經濟,以農村為生產地,也以農村為市場。當農村衰敝時,又因外來商品在港口及沿海城鎮發展了城市經濟,而新興城鎮是外聯的,與腹地農村脫節,原本完整的龐大市場網絡,竟竟為之碎裂!原本互相依賴的城市與鄉村,竟轉變為彼此對立!這一巨大的變化,使城鄉之間,互為“他者”,隔絕了百年之久!
滿清政權與文化正統的僵化,是中國失去調試能力的內在因素。更須注意之處,則是“全球化”浪潮,排闥而來,沖决了中國的所有內建系統。 (查看原文)

かんいつ
2011-09-04 21:31:09

—— 引自第116页

城市,以至外國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學習的科學與技術,以及掌握這些知識的上層知識份子,忽然都成了優勢的他者;而由過去一切,原本優遊自在的“我者”:農村,皇權,儒家倫理,習慣的禮儀······竟都淪為弱勢。
滿人的八旗制度,自始至終,劃下滿漢畛域,終清朝一代,兩個族群,明確不同。須在民國建立後,滿人迅速放棄原來身份,遂徹底同化於中國。 (查看原文)

かんいつ
2011-09-04 21:43:57

—— 引自第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