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通论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可与钱穆《国史大纲》媲美,对欧、美、日汉学研究有深远影响的史学名著一代汉学宗师、京都学派创始人内藤湖南代表作研究中国历史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

君抱经世之略,广学甄微,无艺不综,尤精于乙部。交游遍天下,嗜学问愈饥渴,爱友朋如性命。——罗振玉东国儒英谁地主,藤田狩野内藤虎。——陈寅恪举凡史学、文学、金石、目录、书画无不涉及,皆有所成就,而以史学为中心。其方面之广,精力之强,遑论日本,即我国近代学者中亦不数觏焉。——周一良他是个博闻强记、透彻明敏的人,他不仅专治史学,而且兼通经学、辞章、书画鉴赏,还擅长书法。——狩野直喜

本书是汉学大师内藤湖南关于中国历史的通论性著作,涵盖了从中国上古一直到晚清的时段,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内藤湖南的中国史观。他把中国史划分为上古、中古(中世)、近世三个时期,介绍了每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与人物,并阐明其特点,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非常富有启发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内藤史学”的创始人,京都学派缔造者之一,也是日本中国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国学方面,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从对中国稀见古籍史料的搜求、考证、编辑、出版,到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划分,对中国文化发展趋势的论证,对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的分析、评论,以及在中国史学史、美术史、目录学史、敦煌学、满蒙史地等领域,也都卓有建树。在日本汉学界,内藤湖南享有“东洋史的巨擘”之美誉,他的思想和学术遗产还被列入“日本经典名著”和“日本思想家”的行列。他的主要著作被收入《内藤湖南全集》,共十四卷。

译者简介:

夏应元,1929年10月生,辽宁沈阳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在周一良先生指导下从事亚洲史的教学与研究。1980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88年评为研究员,曾任历史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担任过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1994-2012年,在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讲学。著有《亚洲各国现代史讲义》上、下册(合著)、《海上丝绸之路的友好使者·东洋篇》、《策彦周良入明史迹考察记及研究》、《汉文化论纲——兼述中朝、中日、中越文化交流》(合著)(获奖)等,编有《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中国的中日关系史研究》等,译著有羽仁五郎《日本人民史》(合译)。

钱婉约,江苏苏州人,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先后在武汉大学历史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姬路独协大学文学部、澳门理工学院从事一年以上或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代表作有《内藤湖南研究》(博士论文)、《从汉学到中国学——近代日本的中国研究》等。译著有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桑原骘藏《东洋史说苑》、《日本学人中国访书记》等,主编有《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台港学者论中国文化》等。

出版说明
再版前言 夏应元
编者前言 夏应元
日本内藤湖南先生在中国史学上之贡献 周一良
致中国读者 谷川道雄
中国上古史
绪言
第一章三皇五帝
中国民族的历史觉悟和传说、记录的编纂
传说的形成
关于盘古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说
五帝说
第二章尧舜
对尧舜二典的批判
尧舜传说的构成
古代的地理知识
尧舜传说中出现的人物
洪水的传说
第三章夏殷时代
……
第四章西周时代
……
第五章春秋时代
……
第六章战国时代
……
第七章秦楚时代
……
第八章前汉时代(上)
……
第九章前汉时代(中)
……
第十章前汉时代(下)
……
第十一章后汉时代
……
中国中古的文化
第一章汉武帝财政政策的影响
时代划分
武帝的国政改革
武帝的财政政策
武帝殁后的紧缩政策与多余财富的产生
奢侈现象的增加
宣帝时期工艺的进步
昭帝时期的奢侈现象
宣帝时期的奢侈现象
两汉奢侈的差异
后汉奢侈的状况
贫富的差距与知识阶层的烦恼
第二章汉武帝教育政策的影响
……
第三章礼制的完备与礼学的进步
……
第四章学问的后果与毒害
……
第五章后汉社会的停滞
……
第六章文学的变迁
……
第七章风气的变化
……
第八章老庄的影响
……
第九章从尊重礼仪到尊重门阀
……
第十章以贵族为中心的时期
……
中国近世史
第一章近世史的意义
贵族政治的衰落和君主独裁政治的兴起
君主地位的变迁
君主权力的确立
人民地位的变化
官吏录用法的变化
朋党性质的变化
经济上的变化
文化性质上的变化
第二章贵族政治的崩溃
……
第三章五代的奇局
……
第四章契丹族的崛起
……
第五章统一的趋势
……
第六章北宋的承平时代
……
第七章文化的变迁
……
第八章神宗朝的政治改革
……
第九章党派之争的激化和新法的弊端
……
第十章金国的崛起与宋朝南迁
……
第十一章宋金的小康时代
……
第十二章蒙古族的崛起和金国的灭亡
……
第十三章南宋与蒙古
……
第十四章世祖时代的蒙古内讧和外征
……
第十五章大元国的制度
……
第十六章蒙古人的统治和中国社会
……
清朝史通论
第一章帝王及内治
一关于清朝史的著述
二历代帝王及摄政王、训政太后
三清朝帝王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四清朝政治的特色
五晚清的政治
六附论清代的宗室
第二章异族统一与外交、贸易
一入关以前满、蒙、汉的三族统一(附朝鲜)
二绥抚西藏
三征服准噶尔、回部
四满语的效果
五苗族、台湾、琉球及东南亚华侨
六外交,与俄国的关系
七贸易
第三章外国文化的输入
……
第四章经学
……
第五章史学及文学
……
清朝史通论纲目
……
清朝衰亡论
绪言
第一章兵力上的变迁
侵入中国本土之前
努尔哈赤的兵制
满兵与明兵的比较
吴三桂之乱
乾隆时代
白莲教匪之乱
八旗及绿营的腐败
乡勇
长发贼
曾国藩的湘军
洋式兵器与戈登将军
袁世凯的新军
留学生士官
第二章财政经济上的变迁
……
第三章(上)思想上的演变
种族思想的勃兴
英使马嘎尔尼
对外战争的失败
双重的种族观念
尊孔思想的演变
对老子墨子的研究
对佛教的研究
第三章(下)结论
关于调停与讲和的主张
袁世凯
南北分立论
形势的不利
中国的未来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雍正帝是侦探政治家,但比日本的侦探政治家度量要大一些,他把侦探的结果不是秘而不宣,而是全部暴露出来,这是他的了不起之处。他对中国人所写的谩骂清朝的东西,也不是秘而不宣,还亲自执笔写辩驳书。如你是这样说的,但这实际上并无道理,一一批驳之。这辩驳书之一就是有名的《大义觉迷录》,这在陈列室中也摆放着,这《大义觉迷录》就是雍正帝所写的对吕留良之事的辩驳书。 (查看原文)


1赞
2024-11-11 13:02:16

—— 引自章节:第一章帝王及内治

武帝政治对后世的影响
武帝内政对后世的影响之一,就是封禅。司马迁作《封禅书》,《汉书》收人《郊祀志》,《郊祀志》的记载大体只是依《封禅书》援写而已。有关祭祀礼仪的详细内容,《封禅书》并未书写。在司马迁看来,既然有司存有礼仪细微末节的记录,因此写自古以来人君如何为宗教蛊惑即可。不过,尽管司马迁认为这些细节性的礼仪因封禅关系而作,不属于以前的礼仪而不足为取,但从另一方面看,载有详细仪式书籍的存在,对《封禅书》产生了作用。所谓封禅,如司马迁所认为的那样,为自古以来一统帝王祭泰山之谓,其原本就有术士附会;一统天子封禅,无疑始于秦始皇而成于汉武帝。其仪式细目若能存留,或许可以认识古代祭祀的发展状况,现今只能据《后汉书》所引的马第伯的《封禅仪记》了解其部分状况。司马迁对此不予详说,作为史家的见识是卓越的,但在今天看来,还是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仪式记录保存下来为好。自武帝行封禅后,此成为一统天下的天子必行之事。因此,这也成为当时的官吏诱发天子的好大之心,并使之满足的途径之一,为此耗费巨资,令沿途百姓苦不堪言。从政治上看,这当然是弊害所在,但通过它也足可窥见中国人宗教性的一统思想。
修正历法,也是与当时宗教思想相关的事件。武帝太初年间
229 (查看原文)

迈塞尔弗
2024-02-18 19:36:48

—— 引自章节:中国上古史